第十三部 长河落日 二十三 漏船火屋

元和元年九月初八,两个江户使者先后到了骏府。

其中一人为柳生宗矩,他并非将军派来,而是家康请来的。家康想通过他遍布天下的门生打探各地消息,就太平时代的武道问题征求意见。

另一人的到来,却是家康不曾想到的。此人乃是将军的侍童头目水野忠元,表面上,他此来是向家康禀报大坂一战中旗本将士立下的战功,以斟酌封赏诸事。忠元首先见到本多正纯,在正纯的带领下来到家康房中,然后请家康屏退了在场诸人。若非负将军秀忠机密要任,他不会要求他人回避,就连骏府重臣都要回避,事情的重要自然可想而知。家康清楚这些,皱起了眉头,道:“又有什么麻烦了?”

忠元显得比往常紧张,“此乃八月二十八的事。”

“八月二十八,不就是十日以前吗?”

“大人明鉴,就在十日前,本在江户的伊达政宗突然不见了。”

“忠元,说话休要这么离奇。伊达政宗不见了?不是说他被人杀了吧?”

“他原本说要改建府邸,还邀请将军大人到他府中欣赏猿乐,却突然返回了领内。”

“那你怎不说他返回了领内,说什么不见了?”

“在下说不见了,是因头一夜他还跟手下说要去狩猎,却在去猎场途中改变了主意,直接返回了领内。”

“狩猎途中?”

“他说猎场无甚猎物,不如领内好,骂骂咧咧回去了。”

“这话是留在江户的人说的?”

“正是。”

“他走后第二日,将军方知此事?”

“不,当日傍晚。”

“嗯?既是如此,怕真是因未猎着东西而生了气。不必担心。”

“可是,上忠介大人回领内一事,据说便是伊达一手谋划。因此有了传闻,说上总介大人夫妇分开一事让伊达很是恼怒,他便与上总介大人商议,准备举兵谋反。”

家康苦笑一声,一脸认真地陷入了沉思。

“关于此事,将军大人属下有两种意见。”水野忠元说话颇为小心,生怕家康责他大惊小怪,“其中一种较为强硬,认为这是对幕府的蔑视,必须责罚。另一种则认为不必担心,只要照原计划,先对上总介大人进行责罚,事情自会化解。”

但家康依然皱着眉头,紧紧盯着扶几上的花镜。

“将军大人说,伊达乃是大人您长久交好的友人,不敢僭越而自作主张,才派在下来相禀,请大人吩咐。”

不知家康想起了什么,再次发出一声苦笑,“真让人为难啊,将军被政宗的气势压倒了,这样不行,这样可不行。”

“大人的意思,是说此时应该显出幕府的威严?”

“非也。我是说,指责对方,人且不顾,责有何用?伊达说要领回上总介的妻子了吗?”

“他并未对此多言,便急着回了领内。”

“定是将军语气不重,尚需锻炼啊。”

“是。”

“人间诸恶,世上纷争,多起于误会啊。”

“大人的意思……”

“我向朝廷举荐了他,还赐与他的庶子秀宗字和岛十万石。此为我对他的补偿。这些补偿亦可以充分显示出我毫无敌意才让他领回上总介之妻。”家康道,“不如这样,就说希望伊达领回上总介之妻,同时要把德川家的一个女儿嫁给伊达嫡子忠宗,以续两家姻亲之好。要是这样说,对方就不会恼了。”

“大人是说将军的千金?”

“养女也无妨,重要的是能保证天下太平。”家康脸色阴沉道,“好了好了,我会想想办法,你先回去歇着吧。”他把忠元打发走,马上叫进另一个等着要见的人,便是柳生宗矩。“又右卫门,你听说伊达的事了?”

“在江户,传闻已家喻户晓,甚至还有人说会发生战事。”

“你说呢?”

“在下以为,伊达虽一向为人轻狂,但这次却真有些过分了。”

“他轻狂?有话叫弄假成真。你觉得我们应如何应对?是就势对他劈头一剑呢,还是对眼相刺?”

“当然是对眼相刺。”

“哦。因为未将剑对准他的眼,他才如此轻狂,目中无人?”

“大人,轻狂和酒后发疯,是一事还是有别?”

“你这个问题好生古怪。你是说,伊达政宗只是轻狂,非借酒发疯?”

“是。他绝不会借酒发疯,他有条不紊,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家康咬着牙,发出一阵苦笑,“又右卫门,自从大坂一战以来,你长进甚多。你还无意接受将军的加封?”

“是。若非如此,我会被大坂城陷之日便消失的奥原丰政耻笑。”

“你非害怕奥原耻笑,你害怕的应是令尊的眼睛。”

“也是原因之一。”

“真令人羡慕,石舟斋有一个好儿子啊。”

“不敢。先父地下有知,听到大人是言,必感欣慰。”

“我叫你来,非为别的。我在世的日子不多,想明春再去一趟京都。”

“去京都?”

“是啊,可能是最后一次了。我抱着这想法进京,已是第三次了。”

“大人此去有何事?”

“此次进京,是想带着未来的将军竹千代进宫面圣。”家康脸上带着少有的自嘲,接着道,“真是让你见笑,原本以为,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会事担心了。”

柳生宗矩吃了一惊,认真听家康往下说。

“然而,事情并非如我想象。”

“哦。”

“人年纪越大,便会越发忧心,分明已看到生命将尽,却还整日为世事迷茫苦恼,放心不下。又右卫门,我还没能‘悟’啊,我是个无可救药的愚钝之人。”

“在下惭愧,就连大人的这些话,在下也听不明白。”

“我想过,不能迷乱下去。我想明确地将竹千代立为德川第三代家督。我这想法,你说说看怎样?我现在的心思,就如同身在火屋,行于漏船。”

“火屋?漏船?”柳生宗矩还是第一次听到家康这般感慨。人人都希望安心,但世道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人怎能时时“安心”?人生于天地之间,原本就不能安心。已开始思索这些问题的宗矩,愈发为家康之言震撼不已。

家康又道:“我原本以为,已为儿孙们想得够周到了。将军,上总介,义直,赖宣……我以为此次把最小的儿子封到水户,儿女的事就不用我再操心了。可实际上,事情还没完,我又担心起竹千代来。”

“这亦是人之常情,兵法上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