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汉尼拔指挥下的战争从坎尼至扎马之战(第4/13页)

在希腊,也像在迦太基一样,爱国的热情在沸腾了;一时看来,希腊民族对罗马的战争似乎有点燃的可能。但这样的战争必须由马其顿的菲利普任将军;然而他却缺少热忱与对民族的信念,而要发动这样一场战争,这种热忱与信念却是必须的;他曾是希腊人的压迫者,现在,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把自己变成为希腊人而战的勇士。与汉尼拔结盟的拖延,已经把希腊最初最好的爱国热情浇熄了;而当他跟罗马人交手之后,他那种作战的态度更是唤不起共鸣与信任。在坎尼之战(公元前216年)的那一年,他开始了首次行动,意在攫取阿波罗尼亚城,却以近乎可笑的行径收场:他听说罗马舰队在开向亚德里亚海;这个风传是毫无根据的,但他不加探究,就夹尾而逃。这件事发生于他尚未与罗马正式决裂之前;待决裂终无可免,他的盟友和自己的马其顿人则因战争的结果而遭受极大痛苦;尤其在卑鄙的阿萨玛尼斯人首领被菲利普收买以后,埃托利亚内陆置于马其顿入侵之下。许多埃托利亚人甚至也渐渐看穿了罗马联盟所派给他们的卑鄙角色;当埃托利亚人跟罗马人共谋,将希腊公民——如安提库拉、俄瑞乌斯、德米与爱琴娜诸城——集体卖为奴隶时,惊恐的嚎叫传遍了希腊全族。但埃托利亚人已不再自由了,如果他们自顾自的要跟菲利普缔和,会冒极大危险;而罗马,尤其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战事好转之后,并无意于谈和,而战争的进行却完全落在埃托利亚人身上,罗马人只派少数几艘军舰,埃托利亚人因之遭受极大损失。最后,埃托利亚人终于决心听从各城市的调和,不顾罗马的努力,而于公元前206—前205年的冬季,与希腊诸国缔和。因此,埃托利亚把一个强权国变作它危险的敌人了;但罗马元老院正在聚其全力以备决定性的非洲远征,认为此时不适于表示对盟友背信的愤怒。而在埃托利亚人撤出之后,若要罗马人独力与菲利普作战,则在目前的情况下也会相当艰巨;因之他们认为最好的办法也是缔和,而和平的条件则是罗马保有伊庇鲁斯沿海所有的地区,留给菲利普的只有阿亭坦人的无用之地。在当时的情况下,菲利普可能以为这已是万幸了;然而,再也无法掩饰的事实是,十年极端非人道的战争使希腊人所遭受的无以说明的痛苦,却变成了徒然的牺牲,谁都不知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汉尼拔所计划的、所有希腊人也为之一时结合的高贵联盟也粉碎得永无修复之可能了。

西班牙的战况

在西班牙,由于哈米尔卡和汉尼拔的精神具有重大的支持力,战争就更为激烈。而此处的战况之进展则将受当地自然条件与人民习性的影响。那住在埃布罗的美丽河谷的,肥沃的安达卢西亚的,以及山脊纵横而森林茂密的高地的农夫与牧羊人,要召集起来举行“接见会”是容易的,但要带着他们去跟敌人作战,或甚至只是让他们聚集不散,却甚为困难。城里的人,在城墙的保护下,抵抗入侵的敌人是极为顽强的,但要他们团结在一起,一致行动,却同样困难。罗马人或迦太基人,他们很少觉得有什么不同;至于这些闹事的外地人,究竟是在埃布罗河建立基地的,或占瓜达尔基维尔河建立基地的,是在西班牙半岛上占领的地方较大的,或战领的地方较小的,对他们来讲都无关紧要;也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西班牙人特别明显的派别性在这次战争中竟不明显,唯一的例外是萨贡托站在罗马一边,而阿斯塔帕站在迦太基一边。而由于罗马和迦太基所带来的兵源都不足,因此两边都在竭力争取当地人;当地人与两者的关系,极少有深厚的情感基础,而主要是由恐惧、金钱或偶然因素造成。两边的军队像海边的沙子一样不稳定,昨日有沙丘之处的,今日痕迹全无。一般说来,罗马人较占优势,其原因有二:一是罗马人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现于西班牙,表示要将当地人从腓尼基的暴政下解救出来;二是罗马选择的军事领袖得当,而由这些军事领袖所带来的可信核心部队又比较强大。然而,由于传下来的史料十分混乱,又极不完备——尤其是时间方面——我们对这次战争难以做清楚的说明。

西庇阿兄弟的成功 西法克斯与迦太基对立

罗马在西班牙的两位副总督,格奈乌斯·西庇阿和普布利乌斯·西庇阿——尤其是前者——是杰出的将领与行政官,任务执行得非常漂亮。不仅比利牛斯山的山道牢牢守住,而敌人的总司令及其司令部之间的联系亦被彻底打断;不仅依照西班牙的新迦太基为模式建立了西班牙的新罗马,而且在公元前215年罗马军即已在安达卢西亚打了胜仗。次年,他们在该地的远征成果更佳。罗马人几乎进军到海格力斯之柱,将保护网扩延到南部,最后,重建萨贡托,在埃布罗到卡塔赫纳的战线之间,取得了一处重要据点,同时尽可能地偿还了欠负这个城邦的旧债。西庇阿兄弟一方面几乎把迦太基人赶出了西班牙,另一方面在西非又培养起一个迦太基的危险敌人,就是强有力的西非王子西法克斯;此人所统治的地区相当于现代的奥兰与阿尔及尔,而于公元前213年跟罗马人缔交。设若那时能供给他一支罗马军队,必将产生重大的成果;但当时意大利却连一个人也抽身不出,而西班牙军又太单薄,无法分遣。但即使仅就西法克斯本人的部队,在罗马军官的领导下,已在迦太基的利比亚属民间激起如此严重的叛火,以致西班牙与非洲的副总司令,哈斯德鲁巴·巴尔卡本人,率领其西班牙部队的精华赶至。关于这次的利比亚之战,我们所知极少。只知西法克斯的敌人伽拉王(在现代的君士坦丁省)倒向迦太基,而由他骁勇的儿子马欣尼撒击败西法克斯,迫使他缔和,而迦太基,则一仍惯例,大肆进行残忍的报复。

西庇阿兄弟败北阵亡 罗马人尽失埃布罗以南之地 尼禄派至西班牙

非洲的战事对西班牙有重大影响。哈斯德鲁巴将部队开返西班牙(公元前211年),不久,相当强大的增援部队和马欣尼撒本人亦随之而来。在敌将离开西班牙的期间(公元前213—前212年)西庇阿兄弟继续劫掠迦太基区域,并争取支持者,此时则出乎意料地遭到极优势敌军攻击,必须撤至埃布罗河之后,或召募西班牙人入伍。他们选择了后者,雇佣两万凯尔特伊比利亚人;而为了分头应付敌人的三支军队——哈斯德鲁巴·巴尔卡的,吉斯戈之子哈斯德鲁巴的和马戈的——他们也将部队分为三支,甚至罗马军也为之分散。如此,他们为自己铺下了毁灭之路。格奈乌斯率军——三分之一为罗马军,另包括全部西班牙人部队——与哈斯德鲁巴·巴尔卡的部队对阵扎营,而后者则未经多大困难,即用金钱疏通罗马军中的西班牙人,使彼等不战而退——而这件事,在他们的自由佣兵观念中甚至算不得不忠,因为他们并没有投入对方的军旗下。罗马将军除了匆促撤退外别无他法,但敌军却急追在后。同时,在普布利乌斯指挥下的罗马军则遭马戈与吉斯戈之子哈斯德鲁巴两军猛攻,而马欣尼撒的骑兵则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罗马军团几乎被围。如果已经在路上的西班牙辅助部队赶到,则罗马军将遭完全封锁。于是,这位次执政官做下大胆决定,率其精英迎击路上的西班牙军,但战事失利。不错,开始时罗马人占先,但随后赶至的努米底亚骑兵却不但打断了他们的战果,而且阻挡了退路,及至迦太基步兵赶至,普布利乌斯阵亡,全军随之覆没。在普布利乌斯阵亡后,那艰困缓退的格奈乌斯发现自己突然三面受攻,而一切退路均遭努米底亚骑兵切断。被封锁于一座荒山之上,扎营无处,全军悉数被歼或俘虏。至于将军本人,则未有任何确定消息传递下来。格奈乌斯系的优秀军官盖乌斯·马西乌斯率领的一小支分遣队安全到达了埃布罗河彼岸;而副将提图斯·冯特伊乌斯也带着普布利乌斯营中的留守部队安全抵达;甚至散布在西班牙南方各地的罗马守卫部队也得以逃至此处。现在,在埃布罗河以南的西班牙,已全由腓尼基人统辖;当时看来,渡过该河,越过比利牛斯山,恢复与意大利的腓尼基军的联系已为期不远。但罗马军的紧急态势却促使他们提出正确的将军人选。士兵们越过了比较年长而又并非无能的一些军官,召请盖乌斯·马西乌斯为军事领袖;而由于他精明的处理,也或许由于迦太基三个将军之间互相的嫉妒,竟使迦太基如此重要的战果失于肘腋。迦太基军凡已渡过埃布罗河的均被驱回,埃布罗河阵线得以守住,直至罗马得以派遣新军与新将领。所幸意大利的战事——在卡普亚刚刚陷落之后——允许罗马有这个余力。一支强大的军团——一万二千人——由军事执政官盖乌斯·克劳狄乌斯·尼禄率领,到达埃布罗河,恢复了军力的平衡。次年(公元前210年)的安达卢西亚远征极为成功;哈斯德鲁巴被围,只因不高贵的欺骗手法与公然的背信才免于被俘。但尼禄不是西班牙战争的适当人选。他是个干练的军官,但为人粗厉,易怒,不得人缘。在维系原有的和开创新的关系方面没有技巧,而在西庇阿兄弟死后,迦太基人对西班牙人的不公与骄横对待所引起的怨愤,尼禄亦未能妥善利用,因之所有部属同感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