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隋唐五代宗教(第3/4页)

火祅,即南北朝时之胡天。《通典·职官典》:视流内有萨宝、正五品。萨宝府祅正;从七品。视流外有萨宝府祅祝、勋品。萨宝率府、四品。萨宝府史五品。诸官。《注》云:“武德四年(621年),置祆祠及官。常有群胡奉祀,取火咒诅。”《旧书·职官志》云:视流内、视流外诸品,开元初一切罢之,惟有萨宝祅正、祅祝、府史,盖为此教而特存之者也。《新书·百官志》祠部职云:“两京及碛西诸州火祅,岁再祀而禁民祈祭。”唐韦述所撰《两京新记》久佚,日本《佚存丛书》刊其第三卷。据所记,则西京火祅祠有四:一在布政坊,一在醴泉坊,一在普宁坊,其一佚焉。据宋敏求《长安志》卷七所引补之,则在靖恭坊也。敏求又有《河南志》,亦久佚。清嘉庆间,徐松因纂《全唐文》,于《永乐大典》中得《河南志图》,证以《玉海》所引,《禁扁》所载,知是敏求旧帙。乃辍集他书,成《唐两京城坊考》。此亦足补《宋志》之亡。据所考,则东都会节坊、立德坊皆有祅祠。又据张《朝野佥载》,《四库全书》本。知东都南市西坊亦有祅祠,又凉州有祅神祠。而凉州祆神祠,亦见敦煌唐写本《图经》残卷。皆足与《新志》之言相证。而《两京新志》布政坊祅祠下《注》云“武德四年(621年)立”,又足与《通典》之言相证也。火祆不传教,亦不翻经,又称祠,间称庙,而不称寺,盖中国人无信者,特胡人自奉其所信而已。皆据陈氏《火祆教入中国考》。其详当考原文。

摩尼教则异是。《佛祖统纪》卷三十九云:“延载元年(694年),波斯国人拂多诞持《二宗经》伪教来朝。”《二宗经》者,摩尼教经名。拂多诞其教中职司,李肇《国史补》所谓小摩尼也。此为摩尼教入中国之始。《册府元龟》卷一百九十七云:开元七年(719年),吐火罗国支汗那王帝赊上表献解天文人大慕阇。其人智慧幽深,问无不知。伏乞天恩,唤取慕阇,亲问臣等事意及诸教法,知其人有如此之艺能。望请令其供奉。并置一法堂,依本教供养。慕阇亦其教职司之名,《国史补》所谓大摩尼也。《通典》萨宝府《注》,于火祆外兼及他外教事。其述摩尼事云:“开元二十年七月,敕末摩尼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诳惑黎元,宜严加禁断。以其西胡等既是乡法,当身自行,不须科罪。”则其教甫入中国,即从事传布,而中国则禁止之。此亦犹佛教初传来时,不许华人剃度耳,见下节。当时火祅亦不传教,非独歧视摩尼也。然中叶后,摩尼挟回纥之势而来,中国遂不能禁。《僧史略》卷下云:“大历三年六月,敕回纥置寺,宜赐额大云光明之寺。”《佛祖统纪》卷四十一纪此事云:“敕回纥奉末尼者建大云光明寺。”则“大云光明”为摩尼教之寺无疑。而《新书·常衮传》云“始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后乃创邸第、佛祠”,云佛祠者,《九姓回鹘可汗碑》云:“往者无识,谓鬼为佛,今已悟真,不可复事”,似摩尼自称真佛,故开元敕斥其妄称佛教。然则称大云光明寺为佛祠,疑当时流俗自有此语,纪载者从而书之,子京遂未改正也。《僧史略》又云:“大历六年正月,又敕荆、越、洪等州各置大云光明寺一所。”《佛祖统纪》则云:“回纥请于荆、扬、洪、越等州置大云光明寺。”疑《僧史略》夺扬字。建寺及于江域者,摩尼本行于西域,回纥之入中国,亦尝与贾胡偕,疑寺亦随其足迹之所至,非其教之传布,如是其速也。《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九云:“贞元十二年(796年),回鹘又遣摩尼八人至。”云又,明非初至。《旧书·德宗纪》:贞元十五年四月,“以久旱,命阴阳人法术祈雨”。《唐会要》卷四十九《摩尼寺》条云:“以久旱令摩尼师祈雨。”知阴阳人即摩尼师,久自通于政府,而两《书·回纥传》皆谓其元和初以摩尼至。《通鉴》亦于元和元年(806年)书云:“是岁回鹘入贡,始以摩尼偕来,于中国置寺处之”;明其所据皆同,而其说实误也。《册

府元龟》卷九百九十九云:“元和二年(807年),回鹘使者请于河南府、太原府置摩尼寺三所,许之。”《旧书·本纪》同,惟无使者及三所字。《旧书·回纥传》:“元和八年十二月二日,宴归国回鹘、摩尼八人,令至中书见宰官。先是回鹘请和亲,宪宗使有司计之,礼费约五百万贯。方内有诛讨,未任其亲。以摩尼为回鹘信奉,故使宰臣言其不可。”然后卒许其和亲,至长庆元年(821年),“回鹘宰相、都督、公主、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迎公主”焉。摩尼在回纥中之权势可见。《传》又云:其“岁往来西市,商贾颇与囊橐为奸”。中国盖未尝不苦之。故回纥一败,摩尼即遭禁断矣。以上亦多据陈垣《摩尼教入中国考》。

景教之来,事在贞观九年(635年)。十二年(638年),许其建寺,名波斯。天宝四年(745年),敕云:“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初建寺,因以为名。将欲示人,必修其本。其两京波斯寺宜改为大秦寺。天下诸州郡有者,亦宜准此。”《通典萨宝注》。《两京新记》:西京醴泉坊街南之东有波斯胡寺。《注》云:“仪凤三年(678年),波斯王毕路斯奏请于此置波斯寺。”《长安志》云:“景龙中,宗楚客筑此寺入其宅,移于布政坊之西南隅祅祠之西。”《两京新记》又云:普宁坊街东之北有波斯胡寺。《唐两京城坊考注》云:“贞观十二年(638年),太宗为大秦国胡僧阿罗斯立。”据《景教碑》,普宁坊应作义宁坊,阿罗斯应作阿罗本。又《两京城坊考》东都修善坊有波斯胡寺。皆其遗迹之可考者也。亦据陈垣《火祆教入中国考)。建中二年(781年),寺僧景净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明末于长安崇仁寺掘得。而近世敦煌石室所得者,又有《景教三威蒙度赞》。见伯希和《唐元时代中东亚基督教徒》,在《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内。皆可考见景教初入中国时之情形焉。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尚乏信史可征。日本桑原骘藏《蒲寿庚传》云:广州城内有怀圣寺,寺内有番塔,或称光塔,其构造与佛塔绝异。相传为伊斯兰教初至时所建。清金天柱《清真释疑补缉》所收《天方圣教序》云:“天乃笃生大圣穆罕默德,作君作师,维持风化。西域国王,皆臣服而信从之,共上尊号为赔昂伯尔。隋文帝慕其风化,遣使至西域,求其经典。开皇七年(587年),圣命其臣赛一德斡歌士赍奉《天经》三十册传入中国。首建怀圣寺,以示天下。”此说自不足信。桑原氏谓光塔与岳珂《桯史》所云蒲姓宅后之率堵波绝相类,疑寺亦宋时蒲姓所建也。本文三,《考证》二十八、二十九。又引明何乔远《闽书》卷七云:“吗喊叭德圣人,门徒有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泉州东南郊外之灵山。桑原氏谓其言武德时来难信,然其说起原颇古,当在北宋前唐中世后云。本文一,《考证》十。唐时大食来者甚多,其教不得无随之而至者,特其遗迹无可考耳。然即有来者,亦不过自传其教,于中国人必无大关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