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莫扎特和共济会:纳粹的难题(第4/6页)

4.莫扎特《魔笛》,柏林市民歌剧院1938年9月制作。制作人卡尔·莫勒和 舞台设计瓦尔特·库伯努斯呈现了一个国家社会主义的重新诠释,在这个场景中特别表现为人群恭迎萨拉斯特罗时举起的右 臂。

帝国戏剧顾问莱纳·施洛瑟非常重视施泰格等批评家的否定意见,觉得有必要强调希特勒1937年纽伦堡演说中所划下的红线。1938年10月27日,他发表一份下达全德各歌剧院的声明,指出他对柏林市民歌剧院制作的否定。他的目的是警告想要跟随其脚步的其他歌剧院:

近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努力和令人遗憾的尝试,想去掉莫扎特《魔笛》中的埃及和共济会元素。这不仅是不必要的,也是一个危险的策略。莫扎特的《魔笛》属于这样一类作品,其音乐价值所获评价之高,扎根于德国灵魂之深,使其剧本并无与之匹敌的分量,而其剧本的奇特之处——这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观剧公众则鲜有觉察。与此同时,只要不改变本剧作为如上述之德国艺术创作经典作品之特性,我们不应该禁止创新制作的想法。[122]

巧合的是,柏林市民歌剧院的《魔笛》不是德国首都在1938—1939乐季唯一的新制作。12月,国家歌剧院的一个很不一样的制作揭幕,制作人是古斯塔夫·格林德根斯(Gustav Gründgens),由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指挥。格林德根斯的处理手法,灵感来自哑剧的特点和莫扎特的剧本作者席卡内德在维也纳维登区剧院(Theater an der Wieden)所一手培植的所谓“机械喜剧”(machine comedy)。因此,这个制作中有一些壮观的特效,如响声震天的雷鸣机,由机械控制的一条蟒蛇和一头巨象。与此同时,格林德根斯和舞台设计人特劳戈特·缪勒(Traugott Müller)并未试图掩盖歌剧中的埃及和共济会元素。[123]柏林的第三家歌剧院德意志歌剧院(Deutsches Opernhaus)紧随市民歌剧院和国家歌剧院,在1939年2月推出了它的新制作。在这个版本中,制作人亚历山大·达纳尔斯(Alexander d’Arnals)有意将这部歌剧放置在早期浪漫主义的历史背景中。达纳尔斯的制作最显著的特征是重现了卡尔·弗里德里希·辛克尔(Karl Friedrich Schinkel)著名的几何形舞台设计,这一设计最早可追溯到1815年该歌剧在柏林的演出。

尽管《魔笛》的这几个角度迥异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每个剧院最有话语权的政治家的利益(市民歌剧院是莱伊,国家歌剧院是戈林,德意志歌剧院是戈培尔),理查德·欧勒科普夫在《音乐界信息》发表文章,认为这样的情形竟然能发展起来,让人担忧;他的担心,不只是因为他认为这和纳粹文化政治的统一利益相冲突。在这方面,他希望剧界权威将来能对这类事务有更严格的控制,正如音乐会舞台上已经发生的事情。[124]

实际上,帝国戏剧顾问施洛瑟在1940年7月26日再次干预,禁止任何需要改动《魔笛》文本的演出请求,并强调说,他已经给这种意图刹了几次车了。[125]仅六个月前,弗里德里希·克拉尼希(Friedrich Kranich)就向帝国音乐检查办公室(Reichsmusikprüfstelle)提交了一份重命名为《爱的考验》(Die Liebesprobe)的《魔笛》修订文本。克拉尼希的尝试丝毫未获官方青睐,并于1940年2月2日被正式退回。[126]然而,施洛瑟尽管对改动莫扎特歌剧文本保持强烈反对的态度,他似乎又没有斥责巴伐利亚歌剧院1940年在慕尼黑上演、由克莱门斯·克劳斯指挥的《魔笛》激进制作。克劳斯跟随柏林的先例,把整部歌剧设置在一个无时间性的关于太阳神神话的框架里。这个神话讲的是萨拉斯特罗创造一个新种族的故事,他被设定成一个拿着矛与盾的年轻人,是阿波罗信徒的领袖。

施洛瑟之所以没有反对克劳斯的制作,可能是因为这位指挥家遵从了他不要修改剧本的要求。无论如何,当克劳斯于1943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再次上演此剧时,他的构思已经变了,最明显的变化在于把萨拉斯特罗从一个战神变成了一个智慧的老谋士。也许克劳斯是在响应官方观点的变迁——此时,官方已积极鼓励清除《魔笛》和共济会的直接关联,并认为此剧应被呈现为德语说唱剧,一如其维也纳首演时的风格。

从戈培尔的两篇日记来看,推动在《魔笛》的未来制作中去除共济会形象的这股新力量甚至可能直接来自希特勒。1941年11月22日,这位宣传部长记载了和元首的一次讨论,讨论关于如何在德国舞台上呈现瓦格纳的《帕西法尔》和莫扎特的《魔笛》的问题。希特勒在谈到后者时,坚持自己早先的意见,认为文本和场景都不需要净化,但接着补充了一个重要意见,即“应该更像一部童话或舞台奇观剧,而非关于共济会的戏”[127]。几乎一年半之后,在1943年3月22日,希特勒重申了同样的观点,指出《魔笛》本质上是一出综艺节目,莫扎特的剧本作者席卡内德应被视为18世纪的海因茨·亨奇克(Heinz Hentschke,1895—1970)——柏林大都会剧院时任院长,几部流行轻歌剧剧本的作者:

元首只是希望莫扎特的歌剧要以与先前不同的方式进行诠释。例如,《魔笛》的剧本作者席卡内德经常被看成共济会的秘密宣传者,而事实上,正如元首正确地指出,他是莫扎特的海因茨·亨奇克。如果他没有找到莫扎特,他的文本早就不见于经传了。它们只有带上莫扎特的音乐才被奉为不朽。因此,在将来,有必要把《魔笛》制作得更像一部滑稽剧,而不是一部意识形态作品。我将更积极地关注这个问题。战争之后这个问题必然会解决。[128]

尽管戈培尔提到,围绕《魔笛》的意识形态问题有可能最终在战后被一举解决,但他也许忘了,在希特勒早先发表关于这部歌剧的意见之前一个月,帝国戏剧顾问就已经采取了非常具体的措施,把这些建议付诸实施。在给戈培尔的一封起草于1941年10月15日的信中,施洛瑟写道:

为通告元首起见,并在解释一切可能性之后,部长希望去除《魔笛》中的一切和共济会的关联。我相信,若要取得这样的效果,舞台布景的风格将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此外,为把它的主要制作呈现为一部童话歌剧,回到如老报纸《维也纳剧院时报》(Wiener Theaterzeitung)所载的维也纳首演时所用的原版布景,是值得推荐的做法。在这个版本中,这部歌剧以天真而自然的方式呈现,像一个民间故事,祭司的场景只令人想起欢快的异教仪式。相比之下,辛克尔那气势宏大的草图可能更容易指向节庆般的情怀,而这可能会唤起会所庆典般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