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答读者问 《中国妇女杂志》第十期询问作家(第2/2页)

您所指出的那女孩的缺点,在我看来都在可容忍范围内。您应明白,您对自己的女儿实行“虎妈”式的管教是一回事,对继女那样则是性质不同的另一回事——何况您对自己的女儿那样也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

我觉得您是一个相当自我中心的女人,进一步说是一个除了对自己的女儿很难友善地对待别人的女人。您所谓的“爱上他”,只不过是自己需要被一个男人所爱而已;是获得式的感情需求,而非同时也是给予式的感情互补。进一步说,不论“他”的孩子是男是女、乖或不乖,在您可能都是多余的。

当然,不排除继女确实不可爱。而您强调其不可爱的程度所举的例子,恰恰证明继女不可爱的程度并没到多么严重的地步。

所以问题主要出在您身上。

您的问题不是一般心理问题,而是心灵问题。

心灵问题难以从心理上解决。

建议每日认真想几次,究竟“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是何意?

再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扪心自问几次。

另外,从网上搜索《中央车站》这部电影,多看几遍。

若竟看不明白,心灵也无动于衷,那就神仙都帮不上了。

问题四:如何重拾丈夫的信任?

读者 水样年华

我老公比我大20岁,我是因为欣赏他的才华与成熟才嫁给他的,还给他生了个儿子(他前妻的女儿已经结婚)。结婚第一年我们关系还不错,第二年他突然变得像防贼一样防着我,家里保险柜的密码换了,放在抽屉里的现金要做上记号(有一次吵架他指责我动了他的钱,因为上面放的纸条位置不对了),给我零花钱也都要反复问清楚我干什么用。我说了一万遍,我不稀罕你的钱,他就是不信。我只是问过他日后对儿子和女儿是不是该区别对待,毕竟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根儿。他说我是盼他早死。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对他了,对他温柔,他说我是装的;对他发怒,他说这才是我的真面目。我从心底里关心他,他有糖尿病,我对他的饮食特别上心,还督促他锻炼,不知道是不是他身边有人挑拨,或者是因为他更年期脾气大了?反正他看我的眼神越来越不对,我不知道怎样重拾他的信任。

回答:

这颇令人同情,真不知说什么好。现实生活中每有这样的情况——原本自己所爱的是很好的人,不承想婚后逐渐判若两人。但此种情况的前提无非三种——一方婚前以假面具欺骗了另一方;或一方经历了不良事件,心理受伤;再或由疾病导致情绪变坏,多疑多虑。

若排除后两种情况,那么给我的感觉是——你们的婚姻可能是在双方都不是特别了解对方之爱情观、婚姻观、儿女观、财产观的情况下一拍即合的,即所谓埋下了变数的伏笔。在此种情况下,变数几乎必然是要发生的。

我们普通人皆是有先天缺点的,这缺点也往往体现在婚姻观上——虽曰缺点,又有可以理解的方面。

您有此种缺点吗?

若决然没有,那么就不必过急,让时间和事实来证明就好。

若竟也有,坦率向您的先生承认,求得他的理解——我认为,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其实也包括爱上他的财产,并不是多么可耻的事。对其财产持有分享之心理,也完全属于正当心理。这事原本是可以开诚布公地交流的,不属于阴暗心理。

但对方若与自己的想法不和,尊重对方的想法而已——即使明显对自己是不公的,明显是对方的缺点。

因为,爱一个人,与其结成了夫妻,便意味着连对方的缺点也包含在内了。

您先生对您的不信任因一个钱字而起,您若确是一个对钱看得极淡的人,那么便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证明给他看吧。

也只有先这么试试——宣言是无用的,往往适得其反;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态度的证明,也许是有效的。

问题五:老爸和老公我向谁?

读者 小秦

我老妈不在了,老爸主动请缨来给我带孩子,每年来我家住四五个月,儿子都5岁了,老爸和我老公却越来越搞不到一起。儿子调皮,我老爸老想上巴掌,在他看来,孩子不打不成器,我虽然是女儿,小时候也没少挨揍,他好几次特别骄傲地说,你今天这么能干,都是我当年打出来的。但我老公是决不肯动孩子一个指头的,孩子犯多大错他都能和颜悦色。我爸总说他这样不行!我老公先还忍着,后来跟我抱怨,现在干脆毫不客气地跟我爸顶嘴。有一次还把我爸气走了,我非常难过,为此跟老公吵了结婚以来最大的一架。我其实不是非需要我爸来带孩子,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件能体现他价值的事,是他很高兴做的事,我不忍心剥夺他的快乐。但我该如何调和他俩之间的矛盾呢?

回答:

一般而言,若外孙不是被宠惯得太没个样子,身为岳父的人,是不太会与女婿在对外孙的教育问题上发生严重冲突的。

那样的岳父不是没有,甚少。

你父亲说你有出息是他“当年打出来的”——你心里肯定清楚,他其实并没毒打过你。他只不过主张该严则严而已。他的“老想上巴掌”,无非是警告方式罢了。

我不认为他舍得往狠里打。

你们这一代父母,宠惯孩子反倒是普遍现象。而许多当下的孩子,也确实被你们这一代父母宠惯得太没个好孩子样了,其任性每甚于喵星人、汪星人。

我不主张打孩子。

但也特别反感惯孩子。

古今中外——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有识之士都是主张该严则严的。

该严而不严,即为惯。

而惯子如杀子。

建议您与您先生讨论一下,对孩子在哪些方面应严格之?统一了认识,就要统一在行动上。

若你们自己在该严的方面严了,当父亲和岳父的,便不至于操那份儿心了!

2016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