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三章 琉球处分(第5/6页)

正当李大人反复纠结到底怎么办的时候,要说也是天佑大清,机会很轻易地就降临了,清光绪五年(1879年)六月十二日,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访华,并在天津会晤了北洋大臣李鸿章,在见面会上,李鸿章先是简单扼要地说了一下琉球事件的大致情况,接着,他请对方亲自出面交涉,好让日本把吞进去的东西给吐出来。

格兰特相当仗义地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并且表示自己因为已经卸任,所以正在环球旅游中,中国的下一站便是日本,等他到了那里之后一定找日本人好好谈谈,这些兔崽子也忒不厚道了,才出道多少年哪就抢起自己老师傅的东西了,这以后还想不想在国际社会上混了?

李鸿章闻言大喜,连忙请格兰特吃了很多中国的美食。

美国人给日本人留下的印象历来都是非常强悍且危险的,现在如此自是不必多说,其实当年也一样,因为再怎么说,日本闭关200多年的国门,就是让大老美给轰开的。所以当格兰特要来到日本帮着清朝来交涉琉球事务的消息传来之后,明治政府内顿时一片恐慌。除了西乡从道等几个横不怕死的二愣子打算真刀真枪地跟美国人过过招儿之外,其余人等基本上都产生了一种赶紧把琉球还回去的想法,而伊藤博文更是亲自找到了寺岛宗则,表示现在事情终于闹大了,您老兄看看该怎么着?

寺岛宗则不慌不忙,微微一笑:“我正等着这一天呢。”

伊藤博文的表情非常复杂:你牛,你真牛,那你去跟那美国的大总统谈谈琉球的那些事儿?

寺岛宗则依然笑容可掬,并且把一本不知何时从兜里掏出来的书在伊藤博文跟前晃了晃:“只要有这玩意儿在,绝对不会有问题。”

那本书的书名叫《万国公法》,也就类似于国际法。

伊藤博文好歹出过国,喝过洋墨水也懂外交事务,其实即便是个不懂外交的扫地老头,那也该明白日本吞并琉球这事儿到底是不是合法的,是不是正义的。所以他的表情更加复杂了,问寺岛宗则道你确信这玩意儿管用?

寺岛外务卿仍是笑着,却不言语了,似乎是打算到最后一刻给大伙来个惊喜。

实在是逼得紧了装不了逼了,才说了一句:“我和副岛种臣沟通过的,您就放心吧。”

当月,格兰特前总统果然来到了日本,并在东京的皇宫拜访了明治天皇,这是史上第一个拜会日本天皇的美国总统。众所周知,明治天皇是个比较开明洋气的君主,对外国的人和事比较感兴趣,在见了如假包换的美国人格兰特后,非常高兴,当即表示朋友我请你吃饭,吃国宴。

宴会陪同在座的有太政大臣三条实美、华族会馆馆长岩仓具视、内务卿伊藤博文、外务卿寺岛宗则以及陆军卿西乡从道等人,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反正格兰特已经不是美国总统了,所以说话也没了太多的估计,什么都能说,比如跟素有风流之名的伊藤博文切磋一下把妹经验,比较一下两国的妹子之类,一时间大家聊得都很开心,其间,格兰特还不忘给明治天皇戴戴高帽,说他是英迈雄伟之主,是能引领世界潮流的君王云云。

然而,在又喝了几杯之后,格兰特突然话锋一转,对明治天皇说道:“陛下,听说贵国最近和大清关于琉球闹起了领土纠纷,我对此感到深深的担忧,因为贵国和大清是长期以来的好邻居,也是我们美利坚的好朋友,朋友之间,是不应该发生这种不愉快的事情的。”

明治天皇夹起一块生鱼片就往嘴里送:“那么总统阁下,您意下如何呢?”

“我想从中进行调停,维护两国和平,您看如何?”

“哦,那么总统先生打算如何维护着和平呢?”正当明治天皇要回格兰特的话,宴席上却响起了一个声音。

“您是……”

“在下日本国外务卿,寺岛宗则,此次琉球事务,就是由我们外务省负责处理的。”

“寺岛先生,我的意思是,和之前台湾那时候一样处理,让大清补偿给你们一些已经导入到琉球建设上去的支出,然后就把那几个岛还给他们吧。”格兰特说道。

“总统先生,难得今天那么快活的气氛,咱们就别给破坏了,这个问题不如改天再说吧,我也正想好好请教您呢。”

话讲到这份上也没啥好多说的了,既然你都表示改日请教了,那就改日吧。

数日之后,寺岛宗则在外务省会见了格兰特,双方打过招呼之后,格兰特开门见山地表示,这琉球问题,你打算怎么办。

寺岛宗则摆出了一副有点小震惊的表情:“琉球本来就是我们日本的,什么叫打算怎么办?”

“琉球一直都是大清的属国,怎么就成你们日本的了呢?”

“琉球是大清的属国不错,可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寺岛宗则露出了微笑,“现在它是我们日本的冲绳县,关于这点,清朝也早就已经承认了。”

这下格兰特是彻底郁闷了:怎么这世上还有这等不要脸的人,吞了人家的领土不说,居然还敢大鸣大放地说是人家承认给他的,这真是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不过这话当然不能说出来,毕竟自己是客场作战而且身份也不过是一介普通的美国公民,所以格兰特强压不爽,也摆出了一副笑脸:“阁下这么说,那是否有依据呢?”

“当然有了。”寺岛宗则呵呵一笑,“拿上来。”

话音刚落,立刻来了一个外务省的工作人员,双手奉上一份文书,格兰特一看,是明治七年(1874年)日清两国就台湾那事儿签订的《北京专约》,同时还附了一份英语版,显然是专门为他准备的。

“总统先生,您看这第一条。”寺岛宗则说道。

格兰特将条约拿过,仔细地看了起来:“‘清国方面承认日本的出战行为是一种为了保护自家国民的义举动机,所以不应该再对其进行过多的职责。’这条有什么问题吗,寺岛阁下?”

“您要不再看几遍?相信以总统先生的眼力,绝对不会看不出这话是什么意思吧?”

格兰特真的又仔细地看了好几遍:“不好意思,寺岛阁下,这话到底有何深意,还请明示吧。”

“既然如此,那就由我方来解释好了。”寺岛宗则也随手拿过了一份英语版的,“上面写得很清楚,清国承认日本是出于‘保护自家国民’的正义动机才出战的,不是吗?”

“嗯,确实不错,可那又如何?”

“要知道,在那次事件中,遇难的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琉球的居民。事实上我们也是为了保护他们才出兵台湾的,而最好的证据就是,我们同样将遇难的琉球居民算入了要求赔偿的名单里面,向清廷索赔,然后清廷也是按照这份名单赔了钱给我们,如果他们不承认琉球居民是我日本国民,又怎么可能赔给我们日本钱呢?”寺岛宗则一边说着,一边又摸出了那本《万国公法》,“根据国际法规,国民和国土保持一致性,既然承认了国民为我方国民,那么他们所居住的这国土,自然也就是我方的领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