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六章 两雄初会

伊藤博文是在明治十八年(1885年)的3月14日抵达天津的,到了之后,先去了一趟北京,接着又于当月31日回到了天津,开始着手准备谈判事宜,3天后的4月3日,在天津的日本领事馆和李鸿章展开了会谈。

伊藤博文时任宫内卿,就是负责皇家事务的大臣,换大清的话类似于内务府总管,故而李鸿章一开始并不以为然,当着伊藤的面就很不客气地问道:“此乃外交事务,派宫内总管过来,算是什么意思?”

这话听起来确实不怎么友好,但伊藤博文却面无表情,相当淡定地回道:“宫内卿负责料理皇家事务,所以本大臣这次是代表我大日本帝国天皇来和你谈判的。”

泱泱中华自古就见太不得领邦小国自称雄啊大啊之类的字眼,可无奈眼下已是十九世纪文明社会了,对于伊藤博文的这个回答,李鸿章虽然不快,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是不再纠结,抬手说大家坐,先喝茶,再谈事儿。

谈事儿,当然不是漫无天际地瞎扯,根据事先的互相照会,双方将围绕着以下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第一,撤军问题。

考虑到两国在朝鲜各有驻军,今后很有可能再度引发跟这次一样的军事冲突,这要多冲突那么几次,必然就要爆发战争了,这是清日高层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干脆就撤军吧,当然,两国高层心底里的真正想法,是盼望着对方撤军而自己维持原状。

第二,赔偿问题。

汉城王宫一战,日本士兵伤亡四十有余,明治政府认为清国不宣而战抢先开火,这才是悲剧的根源,故而要求赔偿。

第三,朝鲜问题。

这其实是由第一个问题而衍生出来的新问题,毕竟这地方不太平,除了清日两国,还有西洋列强虎视眈眈着,比如北方的俄国,要是在双方都撤军之后,朝鲜又起了乱子,那该怎么办?是由清日两国共同管理,还是任由他去?

照例寒暄之后,先由李鸿章开了口:“关于撤军一事,老夫今日想听阁下的答案。”

伊藤博文回答道:“如果贵国先行撤军的话,那么我们尽管拥有在朝鲜驻军的权利,却也可以不使用。”

“如此说法,老夫可以认作是日本政府做出的承诺吗?”

“当然不行,我的上述观点并非定论,而是要视将来朝鲜情况斟酌而行,或许是全部撤走,或许是只撤一部分,或许是一兵不撤。”

“那贵方的意思就是只让我大清撤兵,你们日本却自行而定,是这意思吗?”

“我们从来都没有干涉贵国撤不撤兵的打算,只不过大清如果撤军了,那我们日本也可以考虑自己撤军的事宜。”

几个回合下来,无论是李鸿章还是伊藤博文都已经明白,只想着叫人家单方面撤军的如意算盘是不可能实现了,但继续两国就这么驻军驻下去也确实不合适,所以尽管现在还在僵持着,但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结局必然是双方撤军。

这事儿其实就算是内定了,于是话题立刻被移到了下一个,也就是赔偿问题。

这次,是由伊藤博文先行开口:“中堂阁下,朝鲜暴乱之际,我国竹添进一郎公使是应了朝鲜国王之请,率军护卫王宫的,结果贵国将领却率军强行攻打,造成我军人员伤亡,贵国对此,是不是该有个说法?”

说法就是赔偿,讲得客气而已。

对此,李中堂一脸无辜:“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死伤在所难免,责任自在双方,你日本却要我大清单方承担全部,是不是过分了点?更何况,当时场面混乱,到底谁先动的手,尚未有定论,所以追究责任要求赔偿,为时过早。”

“中堂阁下,即便如您所说,究竟谁先动手尚是未知数,可当时王宫,我军奉命驻守,处于‘防’的地位,而贵国军队处于‘攻’的态势,这总是事实吧?”

李鸿章点了点头:“攻守虽是事实,但伊藤大人有所不知,我大清的军队,也是应了朝鲜国王之命前去勤王护驾的,并非师出无名。”

这个貌似是真的,据说守旧党里有个叫沈相薰,甲申政变当天正好在王宫轮班当值上夜班,被金玉均他们给遗忘了,于是趁此机会,也不知道从哪搞来了一张闵妃的小纸条,上面写速来救驾四个字,然后带给了袁世凯。

对此,伊藤博文的回答是有没有证据,那张小纸条现今何处?

接着,他又表示,在甲申政变中,清军还杀害了很多居于汉城的平民,关于这点,也要求清政府做出赔偿。

关于这两个问题,李鸿章逐一做了解答,第一,证据嘛,本来是有滴,但是呢,在乱军中好像被弄丢了,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没有物证也有人证,你可以回头去问闵妃,问问她是不是写了这张纸条,她要说没写,你随时可以来找老夫,我们再做一番计较;第二,清军杀日侨,此乃污蔑我王师形象的无稽之谈,没什么好讨论的。

这倒是实话,事实上前面也说了,政变之后,汉城全城仇日,老百姓拿着菜刀擀面杖看到日本人就杀,而清军非但没跟着一起砍,反而还救助了不少城里的日侨,用船护送他们去了仁川,这点日方也有承认,所以除非吴兆有袁世凯他们双重人格,一面救人一面杀人,不然说清军在甲申政变的时候屠杀日侨,确实不怎么靠谱。

而且李鸿章在断言否定之后,还加以解释:“清国人跟朝鲜人从面容肤色上很难区分,或许是受害的日本人看错了,同时也有可能是一些旅朝华侨中的败类参与了打砸抢,那么这就属治安事件了,没有必要放到今天这个场合来讨论,反正不管怎么样,我大清的士兵是不可能参与杀害日侨的。”

因为李鸿章态度非常坚定而伊藤博文此刻手头上也的确没有清军杀日侨的确凿证据,故而这个话题只能到此为止,于是他只好再度调转枪头回到从前旧话重提,要求李鸿章就率先攻击驻守王宫的竹添进一郎部给予说法和赔偿,而李鸿章则仍是老一套的太极神拳,见招拆招地以力化力,就这样,两人从上午一直磨嘴皮子磨到了中午,李鸿章表示该开饭了,先吃饱了再说。

于是两人移至饭堂,享受天下第一的中华料理,席间山珍海味不断,伊藤博文吃得非常高兴,因为只顾着吃,故而在饭桌上没有跟李鸿章发生任何有营养的对话。

4月5日下午,第二次会谈在老地方展开,这次谈话的主要议题还是围绕着3日没说完的话展开,也就是日方要求清政府就先动手对竹添进一郎部发起进攻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由于李鸿章没有主动赔人钱的习惯,还是一套太极组合拳对付了一整天,两个人一个要求赔钱,一个声称两军交战互有损伤,绕了无数圈都绕不到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