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奏折政治的出现(第2/2页)

当事人收到返还的带有朱批的奏折并恭敬拜读后,必须再将奏折放入折匣送还天子。天子与官僚个人的通信必须绝对秘密地进行,官僚绝对不能向他人泄露自己所上奏折的内容以及天子对此所赐朱批谕旨的内容,也不能记录所写内容。不仅如此,总督、巡抚以外的官吏甚至不能公开自己被允许给天子上奏折这一事实。

发给四个折匣的原因是,预计这个数量可以满足任职地与北京之间的不断往来。

从此之后,该官吏在任职地必须毫无遗漏、事无巨细地向天子报告所管辖的民政或者军事等的实际情况。

雍正帝新构想的、可以称为奏折政治的方法,与其说是儒家化的,不如说是法家化的。因为儒家化的政治提倡在选用官吏或者委任官吏之前费尽苦心地寻觅,一旦选用或委任之后,便听之任之,不加干涉;若是不能完全信任、委以全责的人,不如从一开始就不选用。

但是雍正帝的做法是,不把地方一省的政治完全托付给作为负责人的总督、巡抚,也从他们的布政司以下的属官中收集报告。曾经马尔齐哈因引用《论语》“笾豆之事,则有司存”之句受到雍正帝的严厉训斥。雍正帝说:

其心欲朕不加详察,则伊等邀结党与,任意擅行。(《世宗实录》、《雍正朝东华录》,雍正二年五月甲寅条目)

可见无条件地将大权委任给少数官僚,立刻就有变成朋党据点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