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杀、反抗与战败(第2/2页)

不管人们对纳粹政府的可怕行为了解多少,大多数德国人选择无视,或干脆不信这件和他们并不直接相关的事情。这些不胫而走的消息被政府封锁得比较好。在纳粹德国,一些勇敢的团体和个人试图反对希特勒并终止他的统治,其中包括许多在地下活动的左翼反对团体。20世纪30年代,尽管社民党领袖被流亡,共产党成员也往墨西哥或欧洲西部疏散,但这些团体仍然持续会面、讨论并组织活动。也有很多人很绝望,觉得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以象征性的方式表达他们的不满,比如“雪绒花海岛”(Edelweis Pirates)或摇摆乐文化等持不同政见的青年团体。对于那些拒绝同意或遵从纳粹政府要求的人们来说,他们几乎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和具有相似想法的人们一起坚守信仰。其中,一些地位较高的人进入了精英圈子,试图影响外国的观点,或改变事件的进展,比如亚当·冯·特罗特(Adam von Trott)。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努力都没有获得成功。一些人只是运气不好,而希特勒运气极佳,总能避开刺杀。施瓦本的木匠乔治·艾尔塞(Georg Elser)单枪匹马成功掏空了慕尼黑啤酒馆的柱子,往里面安装了一颗炸弹,并预计在希特勒进行啤酒馆政变纪念演说的时候爆炸。不幸的是,1939年11月9日至10日晚,慕尼黑起了雾,希特勒最后决定不按预定计划飞回柏林,而是提早离开酒馆,搭乘夜里的火车。因此,当炸弹爆炸的时候,他早就离开演讲厅了。艾尔塞在逃亡瑞士途中于边境被捕。战争期间他一直被关押在集中营,并于1945年4月在达豪被射杀处决。慕尼黑的一个天主教学生团体同样勇气可嘉。这个团体名为“白玫瑰组织”(White Rose),由汉斯·朔尔(Hans Scholl)和苏菲·朔尔(Sophie Scholl)领导。他们印制、分发批判纳粹政权的传单,试图鼓动大众,并和其他反对团体建立联系,共同反对纳粹政权。然而,他们能做的,不过是在铺天盖地的自私、盲从与冷漠之中让良心与道德的火苗不至于熄灭。最后,适值青春韶华的他们,年仅20多岁就被抓捕处决。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战后,最吸引西德公众注意的反抗运动是1944年西德发生的“七月密谋案”。这对后来的西德民主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史学家们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许多参与“七月密谋案”的人曾在20世纪30年代帮助纳粹政权上台并维持其统治。大多数保守派的民族主义者对希特勒的修正主义外交政策十分赞同,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直到1938年,他们才开始对希特勒产生怀疑。要想颠覆希特勒并让保守派上台,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军队已经对希特勒宣誓效忠了,早期战争的胜利也让政变凶多吉少。到1944年夏,战争的败势越来越不可逆转,人们谴责军队的抵抗只不过想让德国免遭彻底的毁灭和占领。另外,民族主义反对派对希特勒下一届的政治体制并无定论,大多数人实际上反对民主制,他们想要精英统治的集权政府,不希望回到魏玛共和国的宪政,不希望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对新政权如何取得合法性也没有一点概念。无论如何,他们希望的新政府形式永远不可能实现。施陶芬贝格试图谋杀希特勒,最终失败了。他把装有炸弹的公文包放在“狼穴”的大桌子底下,希特勒和其他人当时正在讨论军事计划。炸弹成功爆炸了,施陶芬贝格在离开大楼后看到炸弹爆炸的一幕,回到柏林宣告刺杀成功。然而,公文包上面的大桌子却成了防护屏,在爆炸的时候保护了希特勒,他只受了轻伤。而在此之后,恐怖统治就达到了最高峰。这个事件的主要参与者被捕,并被以最残酷的方式处决,盖世太保还抓捕了上千人监禁和拷问,大多数人最后都被处决。1944—1945年,最轻微的“反政权罪”也要遭到惩罚,成千上万的德国人由于听外国广播、开政治玩笑被处决,这些都记载在柏林普伦岑湖(Plötzensee)监狱的详细档案中。

图34 虽然铁路线基本被荒草覆盖,毒气室的遗迹也成了杂草丛生的瓦砾堆,波兰农民还是默默走向他们劳作的地方,只不过当年还伴随着火葬场的浓烟。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是德国历史上无法擦除的一道阴影。照片由本书作者于1988年所摄。

尽管1944—1945年冬,德国在军事上作出了一些反抗,但德国的高层还是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必输无疑。希特勒的“焦土政策”让德国毁坏得更加彻底,他命令自己的人民战斗到最后一刻,不许投降,也不能给胜利者留下任何东西。希特勒认为,既然德国人没有强大到赢得战争,那么他们也不该活在这个世上。希特勒和遭他破坏的德国一起走到了尽头。1945年4月29日,在瓦格纳式的“诸神的黄昏”中,随着苏联军队的逼近,希特勒在柏林废墟下的地堡中与一直以来忠实于他的女友爱娃·布劳恩结为夫妇,并于4月30日双双自杀。两人的遗骸被希特勒的随从焚毁。5月2日,柏林向苏联投降。5月7日至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德尼茨(Dönitz)领导的临时政府只存在了短暂时间,就于5月23日解体,占领国控制了德国。希特勒的千年帝国最后成了一堆废墟和尘土,十二年以来对世界历史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纳粹的“民族觉醒”和“革命”最终只不过是种族屠杀和自杀。战争造成了死伤无数,损失巨大,人们对德国的旧精英阶层失去了信心,从德意志帝国起就一直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此刻暂时消失。然而,从1945年5月德国的荒凉境况来看,未来德国的样子还远未清晰。


[1]Zyklon B,氰化物化学药剂,原本用于杀虫剂。——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