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打起了地道战(第2/2页)

他们还没有追上撤退的曹军,却先后迎面遇上了曹军新投入战场的两支生力军,这两支人马不约而同挡住张绣、刘表联军,上来一顿猛打,把张绣、刘表联军打得大败而回。

这两支人马,一支由曹仁带队,一支由李通率领,他们倒不是商量好的统一行动,而是碰巧遇到了一起。曹仁没有随曹军主力行动,曹操派他肃清宛县附近几个县的残敌,而李通驻守在南阳郡以东的汝南郡,是曹军距此最近的部队。这两支人马都是得知曹军主力被阻于安众防线而前来解围的。赶到时,正好遇着曹操率大队人马从地道里钻出来仓促北撤,所以当张绣的人马杀过来时,正好与他们相遇。

追击不成损失不小,张绣很后悔。谁知贾诩这时又过来,力劝张绣立即再追,张绣以为听错了:“当初没听您的话,结果打了败仗,现在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追?”贾诩分析说:“现在敌情出现了新变化,去追一定能取胜。”

张绣抱着将信将疑的想法派人追击,这一次竟然打了胜仗。事后张绣请教贾诩胜败的原因,贾诩说:“曹军开始退却,但曹操必然会派精兵断后,我们追击肯定失败。打败了我们的追击,他们又会轻军前进,没有料到我们会再来,所以我们就能取胜。”张绣听了,简直佩服得要命。

曹操再征张绣,居然又遭失败,在曹操的军事生涯中,这还是绝无仅有的事。曹操回到许县,对荀攸感慨地说:“没有听先生的话,才造成今天的结果呀!”言语之间,对一再败于南阳郡十分后悔和无奈。

曹操从南阳郡回师,并没有看到袁绍来袭。

这有两种可能,一是袁绍压根没有这样的打算,前面放出的风声只是虚晃一枪;二是曹操的迅速回师让袁绍失去了最佳进攻时间,所以放弃了奇袭许县的计划。但是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张绣都打不过,曹操的心情很沮丧。更为要命的是,这种情况滋长了某些人的骄傲情绪,认为曹操不过如此,比如袁绍。

袁绍一直对曹操把献帝接到许县一事耿耿于怀,去年他曾给曹操写过一封信,以许县地理位置偏僻、地势低湿为由,要求曹操把献帝迁到兖州刺史部的鄄城,这里虽然还属于曹操的控制区,但距袁绍的控制区只隔一条黄河,袁绍的用心很明显。曹操当然拒绝了袁绍的提议,这次南征回来,他又接到了袁绍的信,不仅旧事重提,而且流露出对曹操的不尊重。曹操看了大怒,以至于行为都有些失常。

当时大家不知道原因,还以为是因征讨张绣失利造成的,所以都觉得着急,老朋友钟繇就此事去问荀彧,荀彧说:“曹公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对于既往之事不会过于放在心上,现在必然是因为别的事。”

荀彧于是来见曹操,询问缘由,曹操出示了袁绍的来信:“我真想讨伐这个不义的人,但是力量不够,你说该怎么办?”

针对曹操提出的问题,荀彧其实早有考虑,他说了一段很长的话,认为曹操在用人、度量、谋略、法令等方面都超过袁绍,袁绍再强大也没有用。曹操不是一个爱听奉承话的人,但荀彧所说的都不是虚言,荀彧在袁绍身边待过,对袁绍的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郭嘉后来也向曹操谈了相似的看法,曹操心里的阴云散去了一大半。

落实到具体对策上荀彧和郭嘉的意见非常一致,他们都认为应当把南阳郡的事放一放,先取吕布。荀彧认为如果不先取吕布,那么以后要解决袁绍相当困难。郭嘉认为袁绍正北击公孙瓒,可以趁着他主力远征时东取吕布。如果失去这个机会,等到袁绍发起进攻时以吕布为外援,那就太危险了。

曹操同意他们的看法,但心里有一些顾虑:“我比较担忧关中方面,如果关中处理不好,羌人、胡人加上南面的益州就会与袁绍、吕布等人联合起来,到那时我们将四面都是敌人,虽然据有兖、豫二州,却也顶多只占天下的六分之一而已呀!”就此荀彧有自己的看法:“关中地区目前大的割据势力有十几支,彼此互相不服,其中韩遂和马腾最强。他们看见关内相争,必然各自拥兵自保。现在如果主动联合他们,示以恩德,和平的局面虽然不能维持太久,但也可以坚持到整个关东地区平定之后。”荀彧的分析正切中要害,很有说服力,让曹操心中顿时亮堂起来。

荀彧推荐钟繇出镇关中,曹操同意,于是辞去自己兼任的司隶校尉一职,让钟繇以侍中的身份兼任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各军,授予钟繇遇到有些问题可以先处理再上报的权力。钟繇不仅是个书法家,而且属于实干型人才,他有胆有识,沉着勇毅,他到达关中时,当时活跃在关中一带的割据势力除段煨、李傕外还有很多股,其中马腾、韩遂的势力最为强大,钟繇给他们写信,表明利害,劝他们忠于朝廷。经过对形势的分析,马腾、韩遂选择了向许县朝廷靠拢,他们各送一名儿子到许县作为人质,以表明自己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