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私立学校(第2/3页)

叔孙婼非常高兴,再三道谢。

孔丘听说这件事情之后,专门去求见郯子,向他请教。

“我听说,天子失去了古时百官的制度,可是这些学问却保存在四周的蛮夷小国,看来真是这样了。”孔丘从郯子那里出来,逢人就说。

说起来,这是孔丘第一次与一国国君面对面交谈,而郯子也就成为有文字记载的孔子的第一个老师。

【三十而立】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孔丘作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孔丘决定辞去季孙家的工作,自己开设一所学校。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出于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孔丘不是一个能说会道、讨人喜欢的人,在季孙家中他的工作成绩不错,可是因为不懂得怎样讨好上司,因此看不到前景。说起来有些巧合,他的上司恰恰就是阳虎。阳虎对他还算不错,也曾经对当年驱赶他表达了歉意。不过,阳虎也并不是太喜欢他。换句话说,孔丘没有在阳虎的圈子里,因此也就根本没有进入上升通道。

其次,世界和鲁国都在急剧变化,士农工商四种人之间的转化越来越多,很多农工商的人希望学习知识,却没有地方去学习。还有大量的野人获得土地,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融入主流社会。如果自己开设私校,这些人就可以来学习,而自己靠收取学费也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再次,由于三桓瓜分了鲁国,国君只能靠三桓的进贡生活,那么,原有的国家机构都面临生存危机,包括公立学校,多数名存实亡,大量的士也无法受到教育。

孔丘下定了决心,于是从季孙家辞职出来,开始招生讲学。

在鲁国历史上,此前曾经开设学校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展禽。不过严格说来,展禽算不上开设学校,因为那时候展禽年事已高,就在自家门前的大柳树下讲课,听者来去自由,也不需要交纳学费。说起来,类似公开讲座。

因此,孔丘算得上是鲁国历史上第一个开设私学的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设私学的人。所以说,孔丘是中国私人教育的祖师爷。

这一年,孔丘三十岁。

在三十岁上开创自己的事业,孔丘自立了。

按《论语》。子曰:“吾三十而立。”

从这里开始,我们要改称孔丘为孔子了,因为他已经是孔老师了。

孔子兴办私校的事情在整个鲁国引起轰动,因为这是开天辟地的一件事情。从前,学校都是公立,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如果孔子开设私校,等于向所有人开放了受教育的权利。

这符合周礼吗?周礼中对此没有规定。不过,从周礼的精神来推论,这是违背周礼的。

所以,孔子从一开始就是用反周礼的方式来教授周礼,以周礼叛逆者的身份来鼓吹周礼。

从一开始,孔子就是一个矛盾体。

还好,礼崩乐坏的鲁国已经开始无视孔子对周礼的破坏了,已经可以包容孔子这样的挑战周礼的行为了。没有人对孔子的做法提出质疑,大家都怀着好奇心来看这个年轻人要做出些什么。

孔子开设的课程为六艺中的书、数、礼、乐,射和御没有开设,一来办学条件不具备,二来这两门学科有些忌讳,三来这两项技艺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实用。

孔子私学的收费为十根腊肉,包含整个课程。走读,因为孔子家中不具备寄宿条件。

按《论语》。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办私学虽然引起轰动,但是看热闹的多,真正报名的少。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学费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家心存疑虑,认为自己这个阶层就不应该有学问,就应该受剥削被管制。所以,即便有的人财力足够,也不来上学。

招生一个月,孔子私校也只招来了不到十名学生,其中有秦商、曾点、颜繇、冉耕,这些人中只有少数是士。

孔子很失望,他没有想到情况会是这样。

然而,比他更失望的是老婆丌官氏,丌官氏原本以为孔子找到了一条发财的捷径,今后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当上了贵妇人。可是,无情的现实破灭了她的美梦。

“当初叫你别辞职别辞职,你不听,这下好了,全家喝西北风吧,哼。说什么自己创业,创你个头啊。说什么下海,淹死你吧。你看人家叔衡,人家跟你一块去季孙家打工,人家都混成副总管了,再看看你,你就是个窝囊废。”丌官氏喋喋不休,很多天阴沉着脸。

孔子的心情本来就不好,丌官氏这个时候还风言冷语,让孔子感到阵阵心寒。

“你嫌我穷,你说我窝囊废,那你可以改嫁啊。”孔子实在忍不住了,第一次发起了反击。

“什么?你要赶我走?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你以为天下就你一个男人,啊呸!”丌官氏发起了更猛烈的反击。

孔子没有再说什么,他对眼前这个女人实在已经厌倦了,他转身走了,任凭身后的丌官氏怎样哭骂。

尽管家庭生活很郁闷,孔子在教学上还是很尽心尽力,学生们都感觉十条腊肉交得值。孔子因材施教,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进行教学,让每个人都有收获。

中间,有人入学,也有人退学,孔子的学生数量基本上在十个人左右,收入勉强维持生计。

不管怎样,孔子的名声逐渐打了出去,特别是他对周礼的理解受到多方的称赞,有时也有贵族专门来请教周礼的内容。

第二年的春天,孔子招收了一名学生,这一名学生的到来改变了孔子的命运。

这个学生是谁?南宫敬叔。

南宫敬叔是谁?这要从一段风流韵事说起了。

【送上门的美女】

孟孙家传到了孟僖子这一辈,孟僖子这人平时大大咧咧,不学无术,这也就算了,最糟糕的是,不会生儿子。孟僖子娶了几个妻妾,结果女儿生了一大堆,儿子一个也没有,把孟僖子给急得要命。

整个鲁国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笑谈,可是,有一个女子从中看到了机会。所以,在别人看笑话的时候,谁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发现机会,这样的人一定能够成功。

一个泉丘(今山东宁阳)的女子,家里很穷并且连士也算不上,但是人长得很漂亮并且非常聪明。她一直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她看到了机会。

“想过上好日子吗?”泉丘女问她的闺密,邻居家的女儿,这个女儿也长得很漂亮。

“做梦都想啊。”邻家女不假思索地说。

“有一个机会,愿不愿意搏一搏?”泉丘女问。

“那好,明天一大早跟我走。”

“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