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三好学生之死(第3/3页)

“老师,颜回师兄的为人怎么样?”子夏问。

“他这人坚持原则,这点比我强。”孔子说。

“那子贡师兄呢?”

“他的敏锐比我强。”

“那,子路师兄呢?”

“他比我勇敢。”

“那,子张呢?”

“他比我庄重。”

“那,既然他们各自都比老师强,为什么他们都要向老师学习呢?”子夏问。

“我告诉你,颜回坚持原则但是不懂得变通,子贡虽然敏锐但是太好强,子路勇敢但是不知退让,子张很庄重但是不懂得妥协。他们四个人的优点放在一起,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真正的聪明人,要懂得进退屈伸。”孔子这样回答。

【孔子的决定】

颜回的死对孔子打击很大,让他感触到生命的短暂,突然明白自己已经不是老之将至,而是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撒手人寰了。

从前,孔子为了避免被人说自己篡改古人的思想,因此公开宣称自己只陈述古人的思想,而不会有自己的创作。

按《论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可是,如今孔子却有了创作的冲动。如果学习教育几十年,学生三千人,如果只述不作,那么几十年之后还有谁能记得自己?自己的学说很快就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一天,子贡来看望老师了。

“子贡,我今后不想说话了。”孔子突然对子贡说。

子贡吓了一跳,怎么无缘无故老师说这样的话?人老了容易犯糊涂,容易五迷三道,莫非老师开始老年痴呆了?

“老师,别啊,老师要是不说话了,我们学什么啊?”子贡连忙说,想探看下老师到底想干什么。

“我不说话怕什么?老天说话了吗?不是四季同样转换,不是万物同样生长?老天说什么了?”孔子回答,又好像自言自语。

按《论语》。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贡的感觉,是老师有点糊涂了,看来颜回的死击垮了老师。

可是,子贡错了,子贡完全错了。颜回的死并没有击垮孔子,反而促使孔子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