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吴国(第2/2页)

随后,娶妻,生子。

江南大地,又多了两户人家。

【信念坚定的男人】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这一天,来了两个人,两个什么人?老熟人。

“你们怎么找到我们的?”看着两个从老家周国来的人,太伯和仲雍有些诧异。

“你们不是说去衡山吗?我们就到衡山去找。可是找不到你们,正要回去。恰好有人从东面过去,说是有两个从周国来的人在东面教人种地,深受拥戴。我们一听,估计是你们,就这么找过来了。”

“那,找我们什么事?”

“你们的父亲病危了,吩咐要找你们回去见最后一面。”来人说。

“啊!?爹病危了?”太伯和仲雍一下子紧张起来。

兄弟两个略略打点了一下行装,告辞了老婆孩子,起程回国了。

一路奔波,兄弟两人总算是回到了周国。

晚了三秋了。

“兄弟,爹呢?”两个野蛮人一把抓住季历,高声问,好像要杀人的样子。

季历吓了一跳,这两个野蛮人真野蛮,真没礼貌。可是仔细一看,敢情这两个野蛮人是自己的两个哥哥。

“大哥二哥,总算把你们盼回来了。爹,爹他,他已经走了,呜呜呜呜……”季历说完,抱着两个哥哥放声大哭。

兄弟三人相拥,痛哭一场。

原来,派去找太伯和仲雍的人刚走没几天,古公亶父就去世了。可是,季历一直不肯为父亲下葬,一定要等到两个哥哥回来。

古公亶父终于下葬了,这个时候,距离他去世已经是七个月了。后来周公制礼,天子死后七个月下葬,想必就是参照了古公亶父的先例。

父亲已经下葬,谁来继位就是个现实的问题了。

“大哥,该你当国君了。”季历提出来要太伯继位。

“不可以,父亲的意思,是应该你继位的。”太伯拒绝。

“不,大哥,应该是你。”

“三弟,周国的兴盛一定是要靠姬昌的,你不要辜负了父亲的厚望。”

“大哥,我怎么可以做你的君主呢?”季历还坚持。

“三弟,你看我和你二哥这个样子,我们现在是野蛮人啊,怎么能做君主呢?我们已经习惯了野蛮人的生活了,在那边也有家了。这次回来就是给爹下葬,之后我们还要回到那里去。”

从最早向父亲提出让位到出奔江南避让,再到现在让位,太伯已经是三让君位了。

后来孔子在《论语》中说道:“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认为,太伯具有无上的德行。

太伯和仲雍终于还是离开了周,回到了荒蛮的江南。不过这一次,他们并不是只有两个人,除了家人,他们还带走了一批工匠。

“我,我不想去。”一位建筑工匠不愿意去。

太伯一把将他扯过来,悄悄地对他说了两句话,于是他笑呵呵地跟着太伯走了。

太伯对他说了什么?

“美女遍地跑,而且是裸体。”

回到江南,太伯和仲雍带领工匠们开始创业。周人的先进文化结合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在入乡随俗的大政策下,对当地文化进行了有限改造,太伯和仲雍在荒蛮之地的事业越做越大,当地人都愿意接受他们领导,用《史记》的话说,就是“从而归之者千余家”。于是,一个新的国家出现了,太伯把这个国家命名为“勾吴”,为什么这样命名?太伯说了:“我是个没有儿女的人,这个国家应当是我弟弟吴仲的,所以就叫勾吴。”

太伯就是这个国家的第一任国君——吴太伯。

为了抵御周边国家的侵扰,太伯按照周国的方式,修建城池,这座城被称为“故吴”。后来太伯去世,就葬在梅里(今江苏无锡梅里)。

太伯去世,仲雍继位。

到仲雍三传到周章的时候,周武王灭了商朝。随后,周武王按照父亲的遗嘱,寻找太伯和仲雍的后人,结果发现他们已经建立了吴国。于是,周武王把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了虞国。春秋初年,虞国为晋国所灭。(见第二部第五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