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崔家灭门案(第3/3页)

那么,崔明去了哪里?

早在崔成、崔强杀东郭偃和棠无咎的时候,棠姜就安排了心腹,抱着只有两岁的崔明躲到了崔家的墓地里。还好,由于躲得早,所以躲得隐秘,崔明竟然逃过一劫。

乘着夜色,棠姜的心腹抱着崔明逃走了。后来,崔明逃到了鲁国,崔家从此在齐国消失,在鲁国发芽了。

按照政治避难国际准则,崔明在鲁国享受大夫待遇。

回顾崔家被灭,与当年华父嘉家被灭竟是如此相似。

【拨乱不反正】

崔家被灭,大快人心。

可是,问题随即而来。

崔家为什么被灭?崔家的罪名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崔明就有权力回到齐国来继承崔家的权力。

所以,庆封和卢蒲嫳要想瓜分崔家的财产和土地,首先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看上去,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崔杼曾经杀了齐庄公,可以定罪名为“弑君”。并且,事实上,齐庄公是个不错的君主,齐国人很怀念他,此时为齐庄公平反,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是,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为什么?

因为在崔杼杀齐庄公之后,庆封声援崔杼,因此算得上是崔杼的同谋;此外,庆家是崔杼杀齐庄公的直接受益者。

如果为齐庄公平反,如果崔杼算弑君,也就等于庆封承认自己有罪。

“崔杼家教不严,导致几个儿子骨肉相残,惊扰首都,惑乱百姓,死有余辜。”庆封给崔杼安排了这样一个罪名,算是蒙混过关。

此后的中国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即便首恶已死,即便是内讧而死,掌权的人也绝不会拨乱反正,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一伙。

当年崔杼之乱,许多人流亡在外,其中包括齐庄公的几个儿子。原本他们都以为现在可以回国了,可是庆封没有为齐庄公平反,因此谁也不敢回国。

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希望能够让流亡在外的人回来。

庆封会让他们回来吗?当然不会,因为崔杼的敌人,就是庆封的敌人。不过,庆封找了一个很冠冕的理由拒绝让他们回来。

“崔杼虽然死了,他的余党还很多。这样,如果当年逃亡出去的人能够捉到崔杼的余党,就可以将功抵罪,回到齐国。”这就是庆封提出的条件,一个基本没有可能完成的条件。

不过,还是有一个人回来了,谁?卢蒲癸,因为他是卢蒲嫳的哥哥。卢蒲癸是齐庄公的近侍,当年因为拉肚子请假逃过了齐庄公之难,随后逃往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