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楚国光复(第3/3页)

自古以来,背人也是门学问。当年晋景公的小内侍背了晋景公,结果被殉葬了;而钟建背了楚昭王的妹妹,于是攀龙附凤了。

现在,楚国政局重新洗牌。

子西担任令尹,他是楚昭王的庶兄大哥。子西这人忠诚而且有才能,郢都失守的时候,子西逃到了脾泄这个地方,于是假楚昭王之名,在当地收拢楚军,安抚人心。之后得知楚昭王在随,于是率领自己收拢的人马前去与楚昭王会合。

子期担任司马,他也是楚昭王的哥哥。当初逃亡在随地的时候,吴国军队要求随地人交出楚昭王,子期挺身而出,要求冒充楚昭王,把自己交出去。最终虽然没有这样执行,但是子期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在与吴军的几次交锋中,子期表现得极其出色。

子西这个人是个实在人,当初楚平王薨的时候,楚昭王岁数还小,于是囊瓦建议子西继位,被子西严词拒绝。

此时赶走了吴国人,楚国上下都有一点浮躁,认为吴国人不过如此。楚昭王回到郢都之后,也有些不思进取。这些,都让子西感到忧虑。

第二年,楚军与吴军发生两次战斗,结果楚军两次大败。楚国人这才知道,楚军的军力依然不是吴军的对手。而两次战败让子西非常高兴,因为这令楚国人重新清醒。

于是,在子西的主持下,楚国迁都到鄀(今湖北宜城),并着手采取了一系列民生措施,这才安定了楚国。

需要一提的是,吴军攻破郢都之后,将楚国记有治国典章的文献大部分运回了吴国,剩下的则全部毁掉。因此,楚昭王复国之后,竟然没有典章可以使用。直到迁都之后,大夫蒙谷才重新制作了一套典章献给楚昭王,这样,楚国才重新有法可依。

顺便说说蒙姓的起源。颛顼后代在商朝被封到蒙双城,其后代中有的以地名中的蒙和双字作为姓氏,分别称为蒙氏和双氏,这是今天蒙姓的最早起源。还有一支蒙姓起源于周朝,那时朝廷在蒙山(在今山东省中部)设了祭坛,并设有专门主持蒙山祭祀的官员,称为东蒙主。东蒙主的后代有的定居在蒙山,他们以地名作为姓氏。后世的蒙姓多出于东蒙主,因此蒙姓主要来自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