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重回五鹿(第2/3页)

卫军一阵骚动,大家都慌了手脚。就在这个时候,对面晋军终于擂响了第一通战鼓。公子休总算明白了,晋国人根本就不必等自己的第三通战鼓。

卫军崩溃,晋军掩杀过来。公子休掉转车头,夺路而逃。刚刚逃过一个山坡,前面闪出一路晋军,为首的大将正是魏犨。原来,在这边比耐心的时候,魏犨率领剩下的一百乘战车,换上卫军的旗帜,大大方方进了五鹿,然后杀散守军,城头上换上晋军大旗。一切妥当,这才率军出来夹击卫军。

公子休遇上了魏犨,这位可不跟你比耐心,大戟直接刺过来,公子休急忙横戟去挡,哪里挡得住,被魏犨连人带戟挑在空中,当场丧命。

一月九日,晋军南征第一战,零伤亡拿下卫国五鹿。

记得十二年前晋文公路过五鹿时的故事吗?那时候狐偃断言十二年后可以得到这里,并且预测了具体时间为戊申这一天。

一月九日,恰好就是戊申日。

神哪,狐偃就是诸葛亮的祖师爷啊。

拿下五鹿,晋文公记下先轸和魏犨的首功,之后亲自前往当初野人赠土的地方,看看那个野人还在不在。很遗憾,野人不见了,据另外的野人说,那个野人在那次赠土事件之后就疯了,后来不知所终。

“神人哪,神人通常就是以疯子的面目出现的。”狐偃说。

所以,整天神神叨叨的不一定就是神经病,他还可能是神人。

没有见到那个野人,晋文公有些失望。之后,大家又去了介子推割肉的地方。晋文公追思介子推,忍不住泪流满面。每个人都被感动了,被介子推,也被晋文公。

【先轸升任元帅】

卫军五鹿守军全军覆没,消息传来,卫国首都楚丘震动。

现在卫成公知道了,跟晋国对抗,基本上相当于鸡蛋碰石头。如果说现在还有两条路可以选择的话,那么第一是求和,第二是投降。当然,还有一条偷偷摸摸走的路,就是派人去楚国紧急求援。

卫成公派大夫宁俞前往五鹿,向晋国求和。

“我们请求和平谈判,晋卫两国,一衣带水,血浓于水,世世代代要友好下去。”宁俞专拣好听的说,一边说一边偷看晋文公。

“宁大夫,别说这些了,早干什么去了?没得谈。”晋文公对宁俞还挺客气,不过态度很坚决。

“这,我们投降行不行?”宁俞摊了底牌,平起平坐谈判没资格的话,投降也行,这是来的时候卫成公交代好的。

“不行,不接受投降。”晋文公够狠,投降都不接受。

宁俞哭着回去了。

不谈判,而且不接受投降,晋文公想干什么?攻破楚丘,灭了卫国吗?否。

晋国军队停在了五鹿,并没有进攻楚丘。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等。

按照计划,第一步顺利攻占五鹿之后,军事行动暂停,下一步的战略部署展开。

国际形势是这样的,楚国军力强大,所向披靡,导致以鲁国为首的中小国家纷纷投靠楚国。目前,除了被攻打的宋国之外,还没有投靠楚国的就只有秦国和齐国。其中,秦国是晋国的亲戚兼战略合作伙伴,齐国则在不久前刚刚被楚国军队侵略。

联合齐、秦,共同对付楚国,这就是晋国第一步也是最根本的战略部署。

晋国特使从五鹿出发,前往齐国和秦国,谋求合作对抗楚国,要求对方派出军队,协同晋军作战。

很快,齐国和秦国作出正面回复:支持晋国,尽快派兵。其中,齐国还提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齐国国君齐昭公将亲自来五鹿歃血为盟。

齐国国君不是齐孝公吗?原来,自从被鲁国忽悠之后,齐孝公气愤不过,把自己给活活气死了。原本是儿子继位,谁知儿子太小,被齐孝公的弟弟公子潘杀死,公子潘就当了齐昭公,公子开方位居上卿。就在等待齐昭公来到的时候,晋军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中军元帅郤毂在军中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中军元帅死了,谁来继任?

最高机密会议。

“舅舅,老师,你们认为谁比较合适?”晋文公问。

“先轸。”狐偃和赵衰对视一眼,一起说道。

“那就是他了。”晋文公一拍桌子,其实,他也认为应该是先轸。

下军佐先轸,现在是中军元帅,地位仅次于晋文公。胥臣替补为下军佐。

狐偃和赵衰,觉悟咋就那么高呢?

【晋齐结盟】

二月,齐昭公和公子开方来到卫国的敛盂(今河南省濮阳县),晋文公已经等候多时。两国国君共同追忆了齐桓公的丰功伟业,重温了两国之间从周武王和姜太公开始的长达数百年的裙带关系,两国国君主表示:南蛮楚国侵犯中原,必须要痛打。

两国元首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备忘录,歃血为盟。

最后,晋文公表示,晋国政府支持齐国收回谷城的合理要求。而齐昭公表示,打击楚国侵略者是天下人共同的责任,为此,齐国将派兵前来协助晋国。

两国元首会谈期间,卫国元首卫成公数次派人前来,申请加入盟会,重回中原正统怀抱。

“没得谈。”晋文公多次断然拒绝。

卫国大夫宁俞转而求助于公子开方,希望这位卫裔齐国人能够看在血浓于水的分上,为卫国人在晋国人面前求情。

“不可以,我是齐国人,不是卫国人。”公子开方断然拒绝。

卫成公绝望了,楚国的援兵还看不到影,而晋国人只要愿意,一个早晨就能拿下楚丘。怎么办?跑吧。

卫成公把楚丘交给了弟弟叔武和大夫元亘,自己跑到小城襄牛躲起来了。

晋军随时可以抓捕卫成公,也随时可以攻破楚丘,甚至灭掉卫国。可是,晋文公为什么不动手?因为,晋国人的目的不在这里。

如果捉住了卫成公或者拿下了楚丘,也就等于晋军控制了卫国,那么,楚军就没有来救卫国的理由了,也就意味着,宋国的包围依然没有解除。

相反,放着卫成公和楚丘不动,卫国就依然是晋国手中的砝码,依然有利用价值。等到解除了宋国的危机,那时灭掉卫国也不过是顺手之劳。

就这样,晋国人在卫国等待着楚军北上。而元帅先轸已经布好了陷阱,单等猎物出现。

【楚成王的选择】

楚国会救卫国吗?

楚成王在接到卫国求援之后,有些犹豫。尽管没有和晋军交过手,但是他知道晋文公的团队是什么样的成色。要打,是没有把握取胜的,可是,要是见死不救,今后还怎样号令诸侯?

“各位,晋军攻击卫国,显然是为解宋国之围,我们救还是不救?”楚军大营,成王召集了各国君主和大将,商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