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挖祖坟和纵火案(第2/3页)

“能不能两个人一副棺材?”曹共公派人去讨价还价。

“去你妈的,你们曹国人才两个人一副棺材呢。要是你们棺材不够,我们就从你们祖坟里挖出来给你们用。”先轸强硬地回答。

没办法了,就是拆门板也要拆了。曹共公发出“实干苦干加巧干,三天造出三百棺”的号召,整个陶丘连续奋战三个昼夜,终于在第三天下午将三百副棺材做好了。

棺材做好了,将三百具晋军尸首一一装好。每副棺材用一辆车拉着,开了城门,浩浩荡荡拉了出去。

如果外面的敌人不是晋国人,而是鲁国人或者宋国人,那么,曹国人这样的行动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鲁国人和宋国人决不会在两军进行交换的时候动手。

可惜的是,曹国人面对的是晋国人。

曹国人的车队刚刚出城不远,就被晋军拦住了。

“卸车,验尸。”晋国人提出要验尸,没办法,曹国人只好把棺材抬下来,再把棺材打开给晋国人检查。

前面的车停下来验尸,可是城里的车队依然在向外走。很快,车队拥堵起来,城门挤满了拉棺材的车。

“咚咚咚,咚咚咚。”鼓声响起,紧接着,晋军从四面八方杀来。

“关城门,关城门。”守城的曹军急忙要关城门,可是,城门里都是棺材,哪里关得上?

晋军越过棺材,杀进城中。

战斗很快结束,守城曹军大部投降,其余被歼。自曹共公以下,曹国卿大夫全部被活捉。

三月八日,晋军攻陷陶丘。

【三八纵火案】

现在,开始报仇。

曹国国库被搬空,全数运往晋国,后宫美女劳军。

曹国官员秩序册交到了晋文公手中,一一过目,看看哪些人该杀。看了一遍,发现全部该杀,理由很简单:曹国贤人僖负羁竟然不在这个名单中。一问,原来是僖负羁性格太直,不被曹共公喜欢,因此已经被开除出公务员队伍。

晋文公把曹共公叫来,痛骂一顿。《左传》记载:“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也,且日:‘献状。’”什么意思?

就是斥责曹共公手下有三百个高级公务员,却解雇了僖负羁。乘轩者也就是使用公车者,意思是你曹国狗屁大个国家,竟然有三百辆公车,而其中却没有僖负羁一辆。“献状”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不是喜欢看我的排骨吗?这次让你看个够。

小小曹国三百辆公车啊,可见自古以来,公车数量直接反映政府腐败程度。

好人被开除,那么当官的一定都不是好人。好人没有公车坐,坐公车的一定不是好人。

这是晋文公的结论,基于这个结论,晋文公下令:凡是坐公车的,杀,抄家。

三百换三百,公车换棺材。

你杀我三百人,我杀你三百家。

仇要报,恩更要报。这是晋文公的做人原则。

“僖负羁全族受晋军保护,任何人胆敢动僖负羁家一草一木,斩首示众。”晋文公下令,他还记得当初僖负羁送熟食,千里送鸿毛,礼轻情义重啊。报仇,没人反对;报恩,有人不满了。

魏犨和颠颉是跟随晋文公流亡的,两个人都自我感觉不错,觉得自己功劳不小。可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哥俩都落在第三档次,两人心中就有些不服。如今看晋文公对僖负羁这么好,不仅下令保护,而且还准备重赏,两人不禁愤愤不平。

“魏哥,你说咱们出生入死跟着主公,大好青春都耽误了,也不过混个三等功臣。这僖负羁无非就送了两盘羊杂碎,主公就这样优待他,太便宜他了。”颠颉来找魏犨喝酒,喝得半醉,开始发泄心中不满。

“他奶奶的,你说得对啊。你说咱们兄弟,真刀真枪那么干,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最后不受待见,僖负羁这种人动动嘴皮子,送几盘羊杂碎,就好像成了大功臣,我想不通。”魏犨听了颠颉的话,也有点不平。

哥俩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拱火,最后一拍大腿:“我们也不动他家什么,我们要烧了他家。”

俗话说,一个人缺心眼不可怕,可怕的是两个缺心眼碰在一块。

哥俩商量好了,也不去想后果,趁着酒劲,各带了贴身随从,直奔僖负羁家而去。

当时已经是半夜,巡街晋军见是魏犨和颠颉,也不敢盘问。两人带着人来到僖负羁家,一人前门一人后门,开始放火。当晚有微风,风助火力,眼看着火势大起。魏犨烧得高兴,忘了危险,结果被一棵横梁掉下来,躲闪不及,砸在胸口。也就是魏犨,换了别人,直接砸死,魏犨只是胸部受伤,倒给砸清醒了,急忙离开火场。

僖负羁家里人在睡梦中被火烧醒,哭爹喊娘,四处奔逃。

附近的晋军看见火起,急忙来救。

僖负羁被困在房内,逃不出来。晋军急忙找工具砸门砸窗,纷纷喊:“有没有锤锤?”“有没有铲铲?”

等到找到锤和铲的时候,已经晚了三秋。

僖负羁被烟熏死了,而家里也被烧成一片灰烬。

事后统计,一共二十五人被烧死,七十六人受伤。

赵衰当晚展开紧急调查,很快确认这是一起人为纵火案。继续调查,发现是那两个二百五干的。

由于这一起纵火案发生在三月八日晚上,因此我们称之为“三八纵火案”。

【杀一留一】

第二天一早,最高机密会议。

现在这个会议增加了中军元帅先轸。

赵衰首先把昨晚发生的事情的经过作了一个简短介绍,并且确认昨晚大火是魏犨和颠颉放的。

“这项罪名,怎样处置?”听完了汇报,晋文公问赵衰。

“杀。”

晋文公一时没有说话,这两个兄弟跟随自己流亡十九年,要杀他们,真有些下不了手。

“主公,魏犨为天下第一勇士,楚国人历来怕他,是否可以让他戴罪立功?”于公于私,先轸为魏犨求情。

“老师,你看呢?”晋文公问赵衰。赵衰是行军司马,赏罚都出于他,所以,晋文公要跟他商量。

“先轸说的也有道理,还没有跟楚国人开战,先斩两员大将,确乎有损军心。不如我去看看魏犨,据说他昨晚受了伤,如果伤势严重,留着也没有什么用,那就杀他。如果伤势没问题,那就留下他,杀颠颉。”赵衰建议。

“就这么办。”晋文公同意。

赵衰是个有原则的人,但也是个灵活的人。

有原则很可贵,但是有原则而且灵活,就更加可贵了。

赵衰回去洗了一把脸,撒了一泡尿,又换了一身衣服,然后去看魏犨。

来到魏犨军帐,守门士兵通报了,魏犨亲自出帐迎接。

“司马前来,不知有何见教?”魏犨给赵衰看了座,假装不知道赵衰来干什么。想想看,法院院长到你家了,还能有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