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秦晋联军(第2/3页)

成大心到了申,直接去见楚成王,楚成王正火大呢。

“什么?你爹还有脸回来?整个西广被你爹给送个干净了,他不怕被申、息两地的父老给剁了吗?告诉他们,去死吧。”楚成王一顿臭骂,把成大心给骂出来了。

原来,楚军西广部队的士兵来自申、息两地,这次几乎全军覆没,两地百姓怨声载道,有人还准备示威游行。

成大心灰溜溜到了连谷,把最高指示一传达,实际上就三个字:“去死吧。”

成得臣的心凉了,他不想死,他可以逃走,尽管他知道晋国大概不会欢迎他,但是秦国一定欢迎他。可是,他是一条好汉,他宁愿去死。

成得臣选择了战士的死法:横剑自刎。

斗宜申选择了比较斯文的方式:上吊。不过他运气不好,用了一根不够结实的绳子,结果绳子断了,他只吊得个半死,在地上倒了半天气,准备第二次上吊。

三个人中,斗勃年纪最小,职位最低,所以他要负责给那两个收尸,然后才能轮到自己。他还没有想好自己用什么方法,自刎和上吊都被人用了,他觉得自己试一试一头撞死更好一些。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这样,利好和利空不是绝对的。就在斗宜申痛苦地准备二次上吊的时候,一匹快马已经赶到。

“传大王口谕,所有人一律免死。”来人是楚成王的特使,原来楚成王后悔了,他决定赦免所有人。

斗宜申激动地扔掉了手中的绳子,捡起那一段断了的绳子,他决定用那段幸运绳做裤腰带;斗勃笑了,他这时候才领悟到,官小有官小的好处。

成大心痛哭起来,他觉得自己真傻,他问自己为什么要快马加鞭赶回来呢?就算在路上多拉一泡屎,爹也死不了啊。

“我真傻,真的,我分明憋了一泡屎啊,呜呜呜呜。”成大心这叫一个后悔。

不管怎样,成得臣死了。

“莫余毒也已。”得知成得臣的死讯之后,晋文公高兴地说。“莫余毒也”,尽管少有人用,但是扎扎实实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再也没人能伤害我。这个成语的出处就在这里,见于《左传》。

接替楚国令尹职务的是蒍吕臣,晋文公对他的评价是:“奉己而已,不在民矣。”(《左传》)意思是尽忠职守,不喜欢用兵。

成得臣已死,晋文公知道,现在只有一个世界警察了,那就是他自己。

【讨伐许国】

晋文公五年冬天,第二届联大第一次全会在晋国的温召开。践土盟会缺席的秦穆公这次出席,践土盟会担任司仪的郑文公无故缺席,而许国依然没有与会。

大会在晋文公的主持下,就当前的国际形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诸侯国君纷纷表示,世界和平需要一个盟主,而这个盟主就是晋文公。

大会期间,周襄王亲自前来看望大家,并与大家亲切交谈。

最后,大会强调了要在晋文公的领导下,团结在王室周围,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大会作出决议:许国投靠楚国,背叛正义,打它该死的。

晋文公五年十一月十二日,联合国军讨伐许国。

许国急忙向楚国求救,楚国的回答是:我们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纷争,希望交战各方坐下来进行谈判。同时,对于晋国等国家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进行谴责,强调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必须由晋国承担。

“唉。”许僖公几乎要哭出来,你说你不救就不救吧,说这一堆屁话干什么?

老大都衰了,跟班还有底气吗?现在的许僖公只有两个字可以定义:后悔。

“我们投降。”许僖公直接开了城门,挂了降旗。

“不许,你们不是牛吗?来啊,看看联合国的铁拳比楚国的怎么样。”晋文公代表联合国拒绝了许僖公投降的请求。

感觉上,晋国人经常拒绝别人投降,这一点,不像齐桓公。

许僖公慌了,连投降都不准,那就是要灭了你啊。怎么办?这时候,只有最后一招了,什么招?肉袒。就是把自己光着个膀子捆起来,插上荆条,去跪求对方饶恕。

说起来,这算是许僖公的老行当了。二十八年前,当时许国跟着齐国混,结果被楚成王包围,那时候就是靠着肉袒过关的。想不到,二十八年后,还要故技重演。

许僖公把自己剥成光猪,拾掇好了,迈开大步,向联合国军走去。联合国军将士一看,人家打仗都穿盔戴甲,许国的兄弟怎么光着就出来了。走近了一看,好嘛,玩肉袒的。

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如今人家光着屁股来给你磕头认错,还能怎样?

晋文公服了,心想,跟人家相比,自己当年那点走光算得了什么?于是,联合国接受了许国的投降。

在许国,联大第二次会议举行,再次盟誓。

从齐桓公到晋文公,都喜欢开联大会议,时不时提醒大家:我才是你们的老大。

晋文公和秦穆公进行了私下会谈,双方决定两国结成超强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体内容就是:晋国打谁,秦国帮忙;秦国打谁,晋国帮忙。

看起来,秦晋之好又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可是,再好的朋友,做合伙生意也是很危险的。

【花匠烛之武】

晋文公六年,天下基本还算太平。这一年,晋国组建了三个步兵军来抵御狄人的进攻,称为三行,其中中行主帅是荀林父。到这个时候,晋国已经意识到靠车战与狄人的骑兵作战太吃亏,还不如用步兵的强弓硬弩来得有效。

这一年里,鲁国遭受自然灾害,而郑国又投靠了楚国。

晋文公七年秋收之后,晋国终于决定要收拾郑国了。根据和秦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协定,秦国应当同时出兵。秦穆公没含糊,亲自领军出征。

晋国军队率先抵达,驻扎在函陵。第二天,秦国军队抵达,驻扎在汜水南面。两国军队呈夹击之势,准备对郑国都城荥阳进行合围。

郑文公慌了,急忙派人前往楚国求救。两天之后,特使回来。

“楚王怎么说?”郑文公忙问。

“楚王说了,楚国一贯坚持以和平方式……”特使还没说完,郑文公摆摆手示意他别说了。

“什么时候了,还忽悠呢。”郑文公不屑地说。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现在楚国竟然都当缩头乌龟了。“各位,大家说怎么办呢?”

打,那是肯定打不过的;逃,那也是不能逃的。

“投降吧。”有人建议,可是立即被否决,不是不能投降,而是晋国人根本就不接受你的投降。

“肉袒吧。”又有人建议,可是立即也被否决了。郑文公倒不是担心丢脸,比这更丢脸的事情也不是没干过,可是他知道自己跟许僖公不一样,自己从前还得罪过晋文公,况且这次没那么多诸侯在,晋文公也不用装大度了,到时候郑文公自己剥光了去了,弄不好直接就给扔锅里,连剥衣服都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