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战神之死

秦国三帅回到雍城的时候,秦穆公亲自率领群臣到郊外迎接,倒好像是迎接获胜而归的英雄。

蹇叔和百里奚看到各自的儿子捡了一条命回来,百感交集,痛哭失声。

“主公,这三人全军覆没回来,为什么不杀他们?”有人问秦穆公。

“为什么要杀他们呢?当初是我不听蹇叔的劝告,让他们去的,都是我的过错啊。他们有什么过错呢?不能以一眚(音省)掩大德。”秦穆公说。他是一个勇于认错的人。

“不以一眚掩大德”,成语,发明者秦穆公,意思是,不因为一件过错而抹杀从前的功劳。

孟明视、白乙丙和西乞术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得到一笔安慰金,同时,官复原职,继续统领秦军。

秦穆公,一个厚道人。

春秋的君主,普遍有一种反省的精神。

这一点,是后世的君主们所不具备的。

秦军全军覆没,三帅不能说没有责任,至少他们的警惕性就成问题,对于地形也缺乏判断。这样的过错,砍了他们并不冤枉。可是,秦穆公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这是秦穆公能够率领秦国走向强大的根本。

而晋襄公的宽厚绝不在秦穆公之下,知错就改本身就很难得,更难得的是他能够不计较手下的过激之举。在被先轸吐口水之后,晋襄公并没有记恨先轸。

“先元帅都是为了国家,为了我。”晋襄公表示。

通常,领导人越大度,手下就越是反思。

【先轸之死】

跑了秦国三帅,先轸很郁闷了几天,等到他冷静下来,觉得很不安。自古以来,敢把吐沫吐到国君脸上的,似乎自己是第一个人,自己为什么这么冲动呢?自己凭什么这么牛呢?先轸认真地思考了一遍,最终他想明白了。

先轸这一拨留齐派的兄弟跟晋文公在骨子里根本就是兄弟,而不是正经八百的君臣。流亡十九年,大家都一个锅里吃饭,说话都吆三喝四,没大没小。基本上,晋文公也没把自己当根什么葱,兄弟们在一起嘻嘻哈哈,什么玩笑都开。

因此,先轸从一开始就没有把晋襄公放在眼里,认为他不过是自己的一个侄子而已,该骂就骂,该说就说,反正都是为他好。

在冷静反思之后,先轸明白了,国君终究是国君,臣子终究是臣子,不能整得太近,不能没有规矩,否则,后果不可想象。

“晋侯可以原谅我,但是我不能原谅自己。”先轸心想,他在想象自己问赵衰:“司马,当众羞辱国君,该当何罪?”赵衰会怎样回答?

聪明人应当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等问题变大了让别人来解决。

先轸知道,自己应当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问题的机会很快到了。

在晋国的北面有一个狄叫做白狄,大致因为他们长得比较白。白狄的信息很不灵通,否则他们就应该知道晋国现在有多强。

那一年的雨水不够,秋天,草原上的草大片枯死,羊被饿死了不少,狼也饿死了许多,人自然也吃不饱。没办法,白狄的兄弟们决定到中原去抢些吃的。于是,他们进攻晋国,一直打到了萁(今山西省蒲县)。

先轸率领晋军迎击狄人,晋襄公亲自压阵。

这并不是一场著名的战争,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战斗。与先轸相比,狄人的战术素养几乎等于零。

对付狄人,击败他们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消灭他们,因为他们骑马,比车和人跑得都快。当年郑国公子突的办法就是采取诱敌深入包围歼灭的办法,这个办法被证明是最为有效的。

先轸照方抓药,略施小计,给狄人布置了一个口袋阵。

交战的时候,双方布好阵势。晋军用弓箭压住阵脚,等待冲锋的号令。

突然,晋军大阵冲出一乘战车,直奔狄人阵地而去。

“什么人?”所有人在惊问。

仔细一看,大家又吃一惊,因为战车上的人竟然没有甲胄护身。换句话说,没穿军装没戴钢盔,穿着便服就上去了。

仔细再一看,大家目瞪口呆了。因为,那人就是元帅先轸。

晋军大阵鸦雀无声,擂鼓的掌旗的都瞠目结舌,手足无措,直等到先轸已经撞进对方大阵,晋军中军副帅郤溱才回过神来,大喊:“快击鼓,快击鼓。”

晋军开始冲锋,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元帅先轸死于白狄的乱箭之下。

这场大战,晋军元帅先轸战死,白狄首领白狄子被郤缺斩杀,白狄大败。战后双方交换尸体,《左传》记载:“白狄归其首,面如生。”白狄把先轸的人头送来的时候,脸色还像活着一样。

一代名将,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晋襄公感念先轸的功劳,任命先轸的儿子先且居为中军帅。

【战神先轸】

之所以用“战神”这个词来形容先轸,是因为他配得上。

可以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有记载的靠谋略打仗的人就是先轸,他改变了中国战争的传统思维方式,而第一个案例就是城濮之战。《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兵书,但是请注意,不夸张地说,《孙子兵法》最主要的就是在总结先轸的战争艺术。

且看《孙子兵法·谋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果不能理解的话,看看城濮大战的前前后后,就能准确理解。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乱军引胜。”这就是具体战斗中晋军实施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和“各个击破”的总结。

再看看《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几乎都是城濮大战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九变》篇、《九地》篇令人想起崤之战。

如果我们说孙子是兵圣的话,先轸就是他最重要的老师。而城濮之战,是整个春秋最漂亮的战例,先轸的战略思想和指挥艺术都堪称千年楷模。

几千年之后的中国,毛泽东领导的军队统一了中国大陆。而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主要就是两条: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各个击破。就这两条,打遍中国无敌手,甚至在朝鲜战场对抗实力超强的美国人,同样取得胜利。

可是,人们长期以来忽略的事实是,这两条金科玉律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先轸创造性地运用了。城濮一战,晋军歼灭半数楚军精锐,一举遏制楚国的北上扩张。以当时的形势,如果没有晋军的胜利,楚国甚至有可能统一全国,从而让我们的历史出现一个楚朝。所以,城濮之战作为一次“扳头”战役,改写了历史。

同样,崤之战和萁之战,晋军全歼秦国远征军、重创狄军,成功震慑来自西方和北方的威胁。可以说,只要先轸在,没有任何国家敢于对抗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