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士会的智慧(第3/3页)

晏弱傻眼了,他也想逃,可是又不敢逃。没办法,高固跑了,晏弱带着蔡朝和南郭偃硬着头皮,进了晋国境内。

来到了晋国的野王,晏弱也决定开溜。

“老蔡啊,我也要撤了,任务就交给你了。”晏弱也溜了。

现在,剩下蔡朝和南郭偃。

又走了一程,蔡朝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冤枉,你高固和晏弱能推,我为什么不能推?

“南郭啊,这个,不行,我也要闪了,两个人都死不如只死一个,后面的任务交给你了。”得,蔡朝也要跑。

南郭偃欲哭无泪,现在他知道什么叫做一级压一级,小鱼吃虾米了。

“我要是死了,一定要追认我为烈士啊。”南郭偃哭着说,他实在没有别人能指使了,总不能让赶车的代表齐国去参加盟会吧。

四人使团,现在只剩下南郭偃了。

南郭偃硬着头皮继续走,走到温的时候,郤克的人已经在那里等他了。

“你是齐国使臣?”

“是。”

“捉了。”

这下好,不用去参加盟会了,直接在路上就被抓了。

晏弱和蔡朝跑掉了吗?遗憾的是,他们也没有跑掉。

《左传》记载:“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执蔡朝于原,执南郭偃于温。”

这里要说说晏弱,晏弱是齐国公族,因为封邑在晏而姓晏,他不是晏姓的得姓始祖,但他是当今多数晏姓人的祖先。

那么,晏弱被晋国人杀了吗?没有。

晏弱等人被捉之后,他的朋友苗贲皇知道了。记得苗贲皇是谁吗?斗越椒的儿子啊,从楚国逃到了晋国之后,很受晋景公的赏识。

“主公,不能这样啊。我们这些年来已经没什么信用,没什么威望了。如今人家的使者来了,咱们不好好招待,还把人家抓了,今后谁还敢来啊?晏弱是什么人?那是著名的贤人啊,咱们把人家抓了,那咱们不成了恶人了吗?”苗贲皇很够义气,去找晋景公说情。

其实,晋景公本来就不大同意郤克抓人,如今苗贲皇这么一说,更觉得抓人没道理了。

“那,那放了他们?可是,放了他们不就等于我们承认自己做错了?”晋景公有些为难,怕面子下不来。

“简单,让看守的人故意松懈,放他们逃跑不就行了?”苗贲皇提了个合理化建议。

晋景公接受了苗贲皇的建议,没有多久,晏弱等三人纷纷逃回了齐国,这是后话。

【急流勇退】

郤克很不爽,非常不爽,相当不爽。他的脾气变得暴躁,平时三句话不到,就开始说齐顷公的坏话。

士会决定退休了,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他把原因告诉了儿子士燮。

“儿啊,你听我说,如果一个人阻止别人的怒火发出来,他就很危险了。郤克现在对齐国是一肚子怒火要发,如果不发在齐国身上,那就一定要发在晋国身上。可是他如果没有权力讨伐齐国,就没办法报复齐国。这个时候如果我不把位置让给他,恐怕他的怒火就会转移到我身上。所以,我要退休,把位置让给他。”士会说。

什么叫知道进退?知道进很容易,知道退很不容易,而士会是知道退的。

到后来三国时期的贾诩被认为是计谋最深、最聪明的人,而他的为官之道就是克隆士会。

『权力斗争金科玉律第十八条:当你成为强势人物或集团的障碍的时候,要懂得主动让开。

副一条:主动让路和被踢开绝对不是同样的效果。』

秋天,士会提出了辞职。

“主公,我老了,离老年痴呆也不远了,经常拿起筷子忘了碗,没脱裤子就撒尿,让我退休吧。”士会说得很真诚。

“这个?你要是退了,觉得谁接任比较合适?”晋景公知道劝不住了,就问问接班人的问题。

“郤克啊,也该排到他了。”

于是,郤克接任中军帅。

“老爷子,你怎么不接着干下去呢?”郤克很高兴,也很感动,从前他经常在暗地里骂士会占着茅坑不拉屎,如今士会主动把茅坑给他腾出来了,倒把他感动得够戗。

现在,看看晋国的六卿是怎样排名的。

中军帅:郤克。上军帅:荀庚。上军佐:士燮。下军帅:栾书。下军佐:荀首。

中军佐暂时空缺,荀庚是荀林父的儿子,士燮是士会的儿子,都属于破格提拔。荀首是因为在与楚国的战斗中表现出色,破格提拔。其中,只有栾书一个人原地不动。

让栾书恼火的是,按照资历,自己现在应该是中军佐了,而郤克让荀庚和士燮爬到了自己前面。郤克之所以让中军佐空缺,公开的说法是没有物色到合适人选,真实的想法是要遏制栾书。

我们看到,只要是父亲做到了中军帅,儿子就自然成为卿。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卿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世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