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第一(第3/4页)

汪精卫貌美,徐志摩跟胡适曾一起去见汪,胡适感慨:“我见犹怜。”汪伪政权出台后,浙江报纸刊出一幅有关汪精卫的漫画,题“可怜你多愁多病身,可恨你倾国倾城貌”,立刻引起读者的指责,有的说汪有糖尿病,活该!为什么要可怜?有的说所谓“可恨”,实际上是赞美,是吹捧汉奸,破坏抗战。

1942年10月19日,延安召开两千多人大会,萧军在会上宣读了他对王实味问题意见的《备忘录》。周扬、丁玲、刘白羽等当场与萧军展开论辩,萧军舌战众人,越辩越激烈,无人退席。辩论从傍晚至深夜,大会主席吴玉章找到机会发言说:“萧军同志是我们共产党的好朋友,我们一定有什么方式方法不对头的地方,使得萧军同志发这么大的火!”萧军说:“吴老的话使我心平气和,这样吧,我先检讨,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我错,行不行?那百分之一呢?”丁玲紧接表态说:“这百分之一很重要!我们一点也没错,百分之百全是你的错,共产党的朋友遍天下,你这个朋友等于‘九牛一毛’,有没有都没有关系!”萧军火了:“既然如此,你尽管朋友遍天下,我这‘一毛’也不愿附在‘牛’身上,从今后咱们就拉、蛋、倒!”

抗战期间,宋美龄在美国参、众两院演说,引用中国谚语“看人挑担不吃力”。宋美龄说:“我们不要忘记在全面侵略最初的四年半中,中国孤立无援,抵抗日本军阀的淫虐狂暴……中国国民渴望并准备与你们及其他民族合作,不仅为我们本身,且为全人类建设一合理进步之世界社会,这就必须对日本之武力予以彻底摧毁,使其不能再作战,解除日本对于文明的威胁。”

1945年10月25日,陈仪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在台北中山堂受降。签字后,陈仪向全世界广播:“从今天起,台湾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政府主权之下。此极为有意义之事实,本人特向中国同胞及全世界报告周知。”此日便成为“台湾光复日”。

近代以来调停或干预中国内政的外国人中,马歇尔是地位和声望最显赫的一位。他在1945年12月22日飞抵重庆的时候,宋子文、王宠惠、吴鼎昌,以及我党方面的周恩来、王若飞、叶剑英等到机场迎接。马寅初说:“举国人民的目光都注视到他,寄以无穷的希望,好像中国之命运已经握在他的手中。最高领袖的地位,好像已转移给他。”《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劳动马歇尔将军来华,促成中国之民主团结,其事本身,实足令知耻的中国国民汗颜无地。”徐永昌则说:“此次马歇尔来华,我人之上书控诉政府失败者三千余件,此辈皆属各党各派人物。既可上书政府,亦可申之舆论,极其所至,亦可起而革命,乃厚颜以为假此可取媚于外人。一国之民多无人格,其国亦必无国格。”

陈独秀寂寞地死去,王森然说,跟他一起致力于新文化运动的人,或居党国显要,或受社会崇拜。“以先生之学历,若求高名厚利,与世人争一日长短,将何往而不自得耶?”“先生不因个人荣利,而一变为世之所谓新官僚,就此而言,实值吾人矜惜也。”“呜呼先生!满腔热血,洒向空林,一生有毅力,无用武之地,吾不反为先生惜,吾惊为民族哭矣。”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由南京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11日夜车,梁由上海回南京,次日清晨到南京,下车一见报,看到国军已攻下张家口的消息,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1948年7月,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创办的《新民报》被勒令永久停刊:“查南京《新民报》屡次刊载为匪宣传、诋毁政府、散布谣言、煽惑人心、动摇士气暨挑拨离间军民地方团队情感之新闻、通讯及言论……”身为立法委员的邓季惺当场抗议说:“这个命令所援引的所谓《出版法》,是立法院所没有承认的北洋政府时代遗留下来的单行法,是无效的。”她的抗议自然无效。

1949年,李宗仁代总统宣布释放政治犯,特别下令立即释放张学良、杨虎城两人。当重庆《中央日报》刊出消息后,负责看押杨虎城的龚因彦因事前未得通知,拒绝执行。李宗仁见命令没有兑现,便催问重庆市长杨森,要他释放杨虎城。杨推说毛人凤不在重庆,不知杨虎城关在什么地方。当时重庆报纸便刊出大字标题新闻:“毛人凤在哪里?”最终杨虎城全家与其秘书宋绮云全家被特务杀害。其小女儿各仅八九岁,在凶手们用刀杀宋氏夫妇时,她们哭了起来。“不准哭!”特务们杀死宋氏夫妇,就走向孩子,两个小女孩不约而同地跪了下去,合着小手,连连向凶手作揖,而终不免惨死。

20世纪40年代末,国共和谈时,张治中说:我们中国这个大家庭原来是哥哥当家,可是没有当好,把家管得很糟;弟弟能干,能把家管好,当然哥哥就该把钥匙交给弟弟。但不管怎样,兄弟总是一家人嘛!不能把哥哥当成罪犯……周恩来责问张治中:你们难道像兄弟一样对待我们了吗?!你们国民党从1927年算起,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这笔账人民是要清算的!你们一小撮反动派挑起了全面内战,这些难道仅仅是没有管好家吗?!

金岳霖说,他们这些知识分子在阶级立场上跟罗素完全一样。解放后,他们曾质问艾思奇:“毛主席到莫斯科,斯大林为什么不去迎接?”艾说他不知道,他可以打听打听。第二天上课时,艾回答说:“斯大林去了,可是没有接上。”

1953年12月1日上午,在陈寅恪的家里,汪篯和自己的老师陈寅恪作了一次长谈。按照老师的要求,汪篯记录下陈的口述长文。在这一“对科学院的答复”中,陈寅恪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我决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所以周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从我之说即是我的学生,否则就不是。”

1958年春,“除四害”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取得惊人的成效。一位英国记者写道:中国没有苍蝇。一位加拿大人记述他在中国的一条铁路线看到了一幅令人震惊的场面: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正在铁路边上忽东忽西地发疯般地狂奔,显然在用一块布摔打着地面。“原来她正在追赶着一只苍蝇,以便打死它。”他说:“我在中国近一个月期间,没有看见一只麻雀;我坚持数苍蝇,看见一两只苍蝇只有15次。想想看,那只不幸的苍蝇正被飞奔着的一个中国人追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