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刘裕对南燕和后秦的北伐

东晋末年,刘裕率军相继攻灭南燕和后秦。这两场战事是南方政权对北战争的最高峰,主要表现在:(一)战前综合考虑了地理、季节、兵种、补给等诸因素,计划严密周详;(二)针对北方的骑兵优势,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对抗手段;(三)从统帅到士兵都有较高的素质,纪律严明,作战积极性高。这些因素保障了对燕、秦战争的胜利,且对南朝的战争形态、政治形势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一节 刘裕伐南燕

战争背景与刘裕的进攻部署

398年,北魏对后燕发动进攻,占领中原。部分慕容鲜卑在慕容德的带领下渡过黄河,辗转在青州立国,建立南燕政权。此后慕容超继任为南燕皇帝,逐渐对东晋采取攻势。

义熙五年(409年)二月,燕军数次袭掠淮北,引起东晋边境的恐慌。此时,东晋掌权的是以刘裕为首的北府军人集团。次月,太尉刘裕宣布亲自出征南燕,所率兵力主要是扬州禁军和徐州北府兵旧部。四月,刘裕所部开始进军。(关于此次战役,可参考图6)《宋书·武帝纪》:

图6 东晋灭南燕之战示意图

(义熙)五年二月,(南燕)大掠淮北,执阳平太守刘千载、济南太守赵元,驱略千余家。

三月,公抗表北讨,以丹阳尹孟昶监中军留府事。

四月,舟师发京都,溯淮入泗。[1]

这样迅速地做出伐国之谋,在东晋南朝战争史上颇为少见。[2]慕容超袭扰东晋是一时心血来潮之举,事先并无预兆。刘裕此次伐燕时,岭南尚有卢循的天师道武装,益州有谯纵的割据政权,晋军颇有后顾之忧。但这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就是使东晋军队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动员程度,可以迅速转入实战状态。刘裕伐燕的总兵力并不多,大概在三到五万之间,但大都是经历过对孙恩、卢循天师道军及桓玄作战的北府旧部,富有战争经验,这也是晋军能迅速参战的重要原因。

刘裕伐南燕之战的记载主要来自《宋书·武帝纪》及诸将本传,以及《晋书·慕容超载记》。这些都是战争结束后的追记,战争开始前及过程中的诸多细节都被忽略,需要进行还原。下面就是这方面的初步尝试:

四月,刘裕所部以舟师发自建康,经运河驶入淮河,继续溯泗水北上,经过一个月行至下邳。在这段时间,南燕可能对晋军的动向有所了解,但未必知晓刘裕志在灭燕的决心。因为晋军也可能在边境发动有限的袭扰,作为对燕军进犯淮北的报复。晋军舰队到达下邳后,按照以往荀羡、桓温等北伐的经验,应继续驶往彭城,溯泗水北上。由于行将进入雨季,河道水量充沛,晋军舰队可以溯流行至高平郡登陆,收复南燕占领下的鲁中地区,逐步进逼燕都广固(今山东省青州市);或者继续经桓温故道驶入济水,直至距离燕都广固百余里之遥的渤海郡,从那里登陆展开进攻。这种依托河道的战术已经成为晋军北伐惯例,不仅是因为舰队可以携带大量后勤辎重,而且依托河道和舰船,可以抵消北方军队的骑兵优势(桓温伐前燕,在弃舟步行时遭遇敌骑兵的惨重打击,就是这方面的教训)。

但刘裕在下邳的决策,与以往北伐惯例完全不同:

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军进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守。鲜卑梁父、莒城二戍并奔走。[3]

晋军在下邳弃舟登陆,徒步沿沂水向北进军。从下邳到琅琊(今山东临沂)之间,是鲁南、苏北的平原地带;再向北是沂蒙山区(时称大岘山),翻越山区之后,就是燕都广固所在的鲁北平原。刘裕这个反常方案,是综合考虑晋军后勤特点、战区地形及两军兵种差异等因素之后的大胆创新:

首先,船行速度慢,受河道影响而路程较长,会留给燕军足够的备战时间;如果燕军采取阻塞河道等措施,将难以避免在平原上展开会战。且战场距离广固尚远,即使晋军完胜,慕容超闻讯忧惧,感觉大势已去,很有可能逃窜他国—向西可以逃奔后秦,向北过黄河可以投靠北魏,甚至有可能浮海北归辽东。如果慕容超等策马狂奔,离广固尚远的晋军根本无力追及。

其次,是作战地形的考虑。晋军陆行至琅琊后,乘南燕未及反应,能迅速进入大岘山地。山区地形陡峭、林木茂密,骑兵部队难以展开冲击,便于步兵行军。燕军骑兵只能在山地北麓的平原上等待晋军。但出山之处距离广固只有五十里,晋军一战而胜,就可以兵临敌都城之下。当然,燕军也可能在山地据险设垒,阻击晋军。但双方在山林间步战,骑兵优势无法发挥,晋军胜算更大。再则,如果把决战地点定在出山之处,万一晋军战败,也可迅速收缩回山地,据险阻缓慢后撤。这要比在平原上决战失利容易处置得多。

最后,是后勤方面的考虑。在从下邳到琅琊的平原上,刘裕沿途留下兵力修筑堡垒据点,形成一条后勤保障通道,为持久战争和万一失利撤退做准备。但另一方面,跨越大岘山的后勤通道并不易维持。所以刘裕将翻越山地,开进到南燕核心区(鲁北平原)的时间定在了六月,以便乘小麦刚刚收割之际从当地征集粮食。

按照计划,从下邳登陆之后,以步兵为主的晋军需要走过近千里征途,于六月间到达鲁北平原,便可与燕军进行决战。届时,晋军深入敌境千里,“则人无退心,驱必死之众,向怀贰之虏,何忧不克!”[4]

南燕君臣的应对策略

燕军在鲁中山地两侧的驻防重点,是西方的梁父城(兖州治所,今山东泰安市南)和东方的莒城(徐州治所,今山东莒县),分别防范来自东南方和西南方的威胁。

晋军上陆攻占琅琊后,南燕君臣开始意识到,晋军这种步步为营的进军策略并非只为骚扰报复,而是以攻灭南燕为目的。燕朝廷为此举行会议,重臣公孙五楼的意见是进行主动阻击,阻止晋军进入大岘山区,迫使其进入持久战。同时派骑兵从梁父、莒城出发,切断晋军后方通道,待其断粮疲惫时将其击退:[5]

吴兵轻果,所利在战,初锋勇锐,不可争也。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可徐简精骑二千,循海而南。绝其粮运,别敕段晖率兖州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上策也。

这个策略虽然最为完善,但在晋军已经进占琅琊时,已经缺乏部署和实施的时间。因为琅琊城距离大岘山区只有数十里之遥,燕军从广固和梁父、莒城出发已难以实施阻截了。公孙五楼的“中策”却可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