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第2/3页)

汉三年,项羽急速把汉王围困在荥阳,汉王恐惧忧愁,和郦食其谋划削弱楚国的势力。郦食其说:“从前商汤讨伐夏桀,把夏朝的后代封在杞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把商朝的后代封在宋国。如今秦朝丧失德政,抛弃道义,侵伐诸侯国家,灭了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没有立锥的地盘。陛下果真能重立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接受陛下的印绶,这样六国的君臣百姓必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无不向往钦慕陛下的德义,甘愿做陛下的臣民。随着德义的推行,陛下就可以面南称霸,楚王必定会整齐衣冠毕恭毕敬地前来朝拜。”汉王说:“好。快去刻好印,先生就可以带着它出发了。”

郦食其还没有启程,张良从外面回来拜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说:“子房来以前,有个客人为我策划削弱楚国势力的办法。”接着原原本本地把郦食其的话告诉张良,问道:“你看怎么样?”张良说:“是谁替陛下筹划的这种计策?陛下的大事要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回答说:臣请求借用你面前的筷子为大王筹划一下形势。“接着说:从前商汤讨伐夏桀,把夏朝的后代封在杞国,那是估计能制夏桀于死命。如今陛下能制项籍于死命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那样做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把商朝的后代封在宋国,那是估计能够得到纣王的头颅。如今陛下能够得到项籍的头颅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那样做的第二个原因。周武王攻入殷朝的都城,在商容的里门表彰他的德行,释放被囚禁的箕子,修整比干的坟墓。如今陛下能修整圣人的坟墓,在贤人的里门表彰他们的德行,在智者的门前向他们致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那样做的第三个原因。周武王曾发放巨桥的积粟,散发鹿台的存钱,以赏赐贫苦的百姓。如今陛下能散发府库的粮食钱财,以赏赐贫苦的百姓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那样做的第四个原因。殷朝灭亡以后,周武王废弃兵车,改做乘用车,把武器倒置放着,盖上虎皮,向天下表示不再动用兵器。如今陛下能停止征战,推行文治,不再用兵打仗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那样做的第五个原因。周武王把战马放牧在华山的南边,以表示没有用处了。如今陛下能让战马休息不再使用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那样做的第六个原因。周武王把牛放牧在桃林的北边,以表示不再运送辎重。如今陛下能放牧牛群不再运送辎重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那样做的第七个原因。况且天下的游士离开他们的亲人,舍弃他们的祖坟,告别他们的老朋友,随从陛下四处奔走,只是日夜盼望得到一小块封地。如今恢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天下的游士各自回去侍奉他们的君主,伴随他们的亲人,返回他们的旧友与坟墓所在地,陛下和谁一起打天下呢?这是不可以那样做的第八个原因。而且目前只有使楚国不再强大,否则封立六国的后代,他们重新屈服于楚国,陛下怎么能使他们臣服呢?如果采用客人的计谋,陛下的大事就完了。”汉王吃不下饭了,吐出嘴里的食物,骂道:这个笨儒生,几乎把你老子的大事败坏了。立即下令赶快销毁那些印绶。

汉四年,韩信攻占齐国后想自立为王,汉王大怒。张良劝说汉王,汉王派张良授予韩信齐王印绶,话语详细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这年秋天,汉王追楚王到阳夏南边,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负约逾期不到。张良向汉王进计,汉王采纳他的计策,诸侯都来了。话语详细记载在《项羽本纪》中。汉六年正月,封赏功臣。张良未曾有战斗功劳,高帝说:“运筹定策在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以外,是子房的功劳。让他自己选齐国的三万户为封邑。”张良说:“开始我起于下邳,和皇上相会在留县,这是天把我授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侥幸而常常奏效,我希望封在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皇上已经封赏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功劳大小不能决定,没有能及时封赏。高帝在洛阳南宫,从空中阁道望见诸位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议论。高帝说:“他们在说什么?”留侯说:“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商议谋反。”皇上说:“天下已属安定时期,是什么缘故要谋反呢?”留侯说:“陛下以平民身份起兵,靠这些人夺得天下;如今陛下做了天子,所封赏的都是陛下亲近的萧何、曹参等老朋友,所诛杀的都是陛下平生怨恨的人。现今军吏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封赏的,这些人担心陛下不能全部封赏,又害怕被怀疑平生的过失而遭诛杀,所以相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皇上于是担忧地说:“怎么办呢?”留侯说:“皇上平生憎恨,而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皇上说:“雍齿和我有宿怨,曾经多次使我窘迫受辱。我想杀了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留侯说:“如今赶快先封雍齿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受到封赏,那么人人对自己受封就会坚信不疑了。”于是皇上就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速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群臣在酒宴结束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没必要担忧了。”

刘敬劝谏高帝说:“要定都关中。”高帝心有疑虑。左右大臣都是山东地区的人,多数人劝高帝定都洛阳。他们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山、渑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水、洛水,它的坚固也足可以倚仗。”留侯说:“洛阳虽然有这些险固,但它的中心地区狭小,方圆不过几百里,土地贫瘠,四面受敌,这里不是用武之地。关中左有殽山、函谷关,右有陇山、蜀的岷山,沃野千里,南有巴蜀的富饶资源,北有利于放牧的草原,依靠三面的险阻而固守,只用东方一面控制诸侯。如果诸侯安定,用黄河、渭水转运天下的粮食,西上供给京都;如果诸侯叛乱,可以顺流而下,足以运送军队粮草。这就是所说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的建议是对的。”于是高帝当天就起驾,向西定都关中。留侯随从高帝进入关中。留侯身体多病,就静居深呼吸,不吃五谷,闭门不出达一年多。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很多大臣谏争劝阻,都不能改变高帝的坚决态度。吕后很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筹划计策,高帝信任他。”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应为吕释之)胁迫留侯,说:“你一直是高帝的谋臣,如今高帝想更换太子,你怎么能高枕睡大觉呢?”留侯说:“当初高帝多次身陷危难之中,侥幸采用我的计策。如今天下安定,因为偏爱的缘故想更换太子,是亲骨肉之间的事,纵然我等一百多人进谏又有什么用处。”吕泽强烈地要求说:“一定要为我想出妙计。”留侯说:“这件事难以用口舌争辩。考虑到高帝不能招来的,天下有四个人。这四个人上年纪了,都认为高帝傲慢、侮辱人,所以逃到山里躲藏,他们重视道义不肯做汉朝的臣子。然而皇上很敬重这四个人。如今你果真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封信,言辞要谦恭,准备安稳舒适的车辆,派说客去恳请,他们应当会来。来了以后,把他们当作贵宾,让他们常常随从太子上朝,高帝看到他们,那么高帝必定会惊异而询问他们。问他们,高帝知道这四个人贤能,那么这对太子将是一大帮助。”于是吕后让吕泽派人携带太子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迎请这四个人。四人到来,以贵宾的身份安顿在建成侯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