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一:安徽全椒的“走太平”

在大文豪吴敬梓的故乡——安徽省全椒县,有一亘古至今的第一大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十六这天,城内万人空巷,四乡八邻,扶老携幼、倾家出动,从清晨到深夜,数十万人到太平桥上走一走……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为壮观,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以此祈祷风调雨顺、逢凶化吉、消灾袪病、平平安安。此民俗为“走太平”,亦名“正月十六走太平”,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早、传承时间最长的健身走活动。自东汉开始,延续至今,盛况不衰。

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对正月十六“走桥”这一习俗有专门描述,谓之“走百病”,因“桥”谐音“瞧”,走桥即“瞧病”,是为了消灾袪病。此风俗一向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所共有,为何全椒独盛?

全椒走太平传承不绝,和三个历史人物有关。东汉建武年间,刘平拜全椒长,为官清正,人得其乐。相传某年大旱,刘平以朝廷拨付造三十里城垣之赀,赈民旱饥。余赀仅筑城三里,街道围在城外,仅为规制之十一,俗谓“街包城”(一般建城均为城墙包围街道,独全椒街道包围县衙)。于是获罪褫官,捕系解京。是日恰为正月十六,百姓闻之,倾城相送于城东小桥,焚香祈愿,燃竹驱晦,攀辕劝缰,如别父母。宫禁闻风,奏禀皇帝,帝乃赦宥。召拜议郎,一年三迁,官至宗正,班在九卿。《汉书》列传,名垂汗青。于是全椒正月十六走桥,衍为“走太平”之俗。遥颂刘平为太平神祇,祈祷风调雨顺,消灾袪病,逢凶化吉。由是始彰。

走太平传承到隋唐,由于南北战乱,几近失传。隋开国大将贺若弼,假以城东小桥,秘造伐陈快橹。橹迅帆快,首功灭陈。于是椒人额其桥名为贺橹桥,以纪其功。全椒又因纪念贺若弼造橹于此,保国安民,走桥习俗而得以传扬。既而再弦太平之诵。

元末干戈,“走太平”渐失其踪。大明肇迹于滁阳,全椒为辅邑。沐浴醴化,益重文事。据康熙《全椒县志》载:明永乐初年,一术士提出,如把全椒城外的笔峰尖加高,可多出举子。教谕吴颖便率一帮秀才前往彼处培土加极。恰巧一总旗官过此,与秀才发生口角受辱,因总旗是湖南人,“举”、“主”读音不分,到南京诬告全椒人欲培土出“主(举)子”,有谋反之举。永乐帝欲血洗全椒,都御史陈瑛是滁州乡亲,闻之乃禀:椒人淳良,断不能造反,愿以全家性命担保,于是派侦卒从笔峰尖掘出丹符曰“前有笔峰尖,后有腰带水,此地必出举人”,冤乃大白。陈瑛死后,椒人将其衣冠葬于太平桥高垅上。走太平又增加了福佑乡亲,扶危济难的乡亲乡谊成分,完成了民俗的升华。

全椒“走太平”,有传统的行走路线:三桥两街。从积玉桥(汉代建)进入袁家湾老街,过红栏桥(宋代建),走到太平大街,最后到达太平桥。这条路线民俗意义深刻。走三桥,取积玉之“玉”,红栏之“栏”,太平之“平”,即谐音“遇难平”,遇到灾难和困难皆可平定;走两街,取袁家湾之“袁”,太平大街之“平”,即谐音“团团圆圆”和“平平安安”。这条传统线路长约五华里,三桥一桥更比一桥高,步步升高,心平气和,人的生理机能调度有序,调节有度,是非常适宜的健身走里程。

斯时,四乡八邻,红男绿女,兼或有高鼻深目、黄发绿睛。龙腾狮舞,高跷旱船,前呼后拥,笑逐颜开。全县十镇花灯队踩街前导,玩童淘随。一路人潮,走涌三桥。谚云:有病要瞧,两瞧三瞧,三桥(瞧)过后百病消;穿循两街,一街福星画壁,意为福星高照,一街门画寿星,意为寿星闪耀。一该(街)有福,一该(街)有寿。一霎间锣鼓板拍齐喧,竹炮烟花争鸣。

过三桥两街,就进入太平文化广场。广场矗立三门五楼石牌坊一座,坊名“太平坊”,年前才在明代义民坊的原址上复建的。坊梁上镌刻“大明正统七年敕谕:永蹈忠厚,表励乡俗”。昭显全椒乡风民俗淳厚悠长。

揖过坊表,穿贺橹楼关。贺橹楼是太平桥的关楼,为纪念贺若弼伐陈保民之功而重建。该楼全木结构,全以波罗格精工筑制。波罗格民间也称铁梨木,耐腐蚀的珍贵硬木,是当年贺若弼治橹造舟的材料。走太平廊桥,桥额左右分嵌“江淮背腹”、“吴楚冲衢”横匾,都是新建的。桥下有一井,即太平井。井亭顶上有圆孔。太平之夜子时,月升中天,从亭顶孔中直落井里,形成三月同映奇观。广场上矗立着新建的主建筑太平阁。阁四方五面,取五谷丰登之意;阁高九丈九尺,谐意久久太平;阁体用料全取桉树,暗喻平平安安;阁体宏大,结构紧凑,变化多端,堪称继滕王阁、蓬莱阁之后的“天下第三阁”。

广场上百戏笑场未歇,百味挤地叫卖,焚太平香拜太平神,掷太平钱试太平运,走太平桥祈太平褔,坐太平桩求太平嗣。货多农器,于耜举趾;商贾约聘,参差千家。市列珠玑,人会灯影。红男约绿女,灯火阑珊中。花容只向月镜照,衣香犹带玉炉烟。

(全椒田胜林特为本书写作,今成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