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厉兵,横扫天下(第2/2页)

更坑爹的是,一样流血冲杀,立一样的功劳,将士们因为出身不一样,得到的升职官位也会不一样。唐朝廷有明令,将士也要分成四等,以前当过官和现在还是官员的,是“上资”;已经有当官资格的或者小官们的子孙,是“次资”“下资”;像您这样的平头百姓,叫“无资”。立一样的功劳,“上资”得到的升职最高,下面三等依次递降。也就是说在同一场战斗里大家都是“上阵上获”,可能人家官一代官二代们被提拔成“勋骑都尉”之类的军官调走了,您这个大头兵得到的只有“哦……干得不错,下回提拔你”一句承诺。

不管怎么说吧,至少太宗高宗时代,唐军出去打仗大都能打赢,立功机会多,军官将领们大部分也还算有良心,您慢慢熬着,运气好点儿应该能熬到回长安找兵部要求当官的时候。到了武则天当权以后,嘿嘿。

上层内斗不断,中层军事人才缺乏,下层“府兵制”快散架了,外战败仗也一个接一个。这时候我劝您就先别往军队里跑当炮灰了,如果还想带兵,不如去考“武举”吧。

“武举”是武则天发明的一种考试,跟文人们考的“科举”有点儿像,都是在全国公开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每年举行一次的叫“武贡举”,还有一种“武制举”是特殊年份(如皇帝登基、立太子等)不定期举行的,我们先不管这种。

您说您不愿意答卷子考试?没关系,别紧张,“武举”和“文举”,不,和“科举”不一样,不考任何子曰诗云的文化课内容,甚至都不用您提笔写字。您呢,找个关系让地方官举荐一下,出具个证明,说您“有智勇谋略、强力悍才”,就可以拿着证明到长安尚书省兵部去参加考试了。

每年十月,你们这些考武举的壮汉集中到长安,十一月开考,由兵部来组织,所以又叫“兵部试”。

考试科目不多,主要分成两项。一项是中选的基本条件,主要考察身材条件和身体素质,包括身材相貌、说话言语、举重、负重能力。另一项是考察以骑射及运用武器为主的武艺,包括长垛(远射和连射)、骑马射箭、骑马用长枪、步射,这些是评定成绩高低的标准。

这些都过了关,您就跟考科举的文人进士们一样,被称为“及第”了。那么这就可以做官了吗?想得美。

这时候人又要分成三六九等啦。虽然一样都是中了武举,那些已经有五品以上勋官在身的,或者已经是卫士的或者官二代,才能直接去兵部要个官做(还不一定能要到);身份再差一等的低级勋官和其他二代,只能先给一份“散官”的待遇,领点儿工资混几年才轮到你当官;至于你们这些平民中举的,连工资也不给,唯一的好处是“列入干部提拔考察对象”,论资排辈等几年,等轮到你了再考虑给官职的事。[注41]

所以跟“科举”比起来,“武举”并不太受唐朝人的欢迎,每年来参加考试的人也不多,据说每年也就能选出十来个中举的。不过通过“武举”方式当官出仕的,倒也有一位特别有名的大将军,那就是“安史之乱”中的唐朝第一大功臣——郭子仪。

唐朝前期的武官选拔大致就是这样了,现在我们来看唐朝后期的。

与千里迢迢到首都去等候兵部挑选相比,您投奔一方藩镇节度使的程序要简单得多。只要有真才实学,把名气打出去,在当时天下乱世各割据势力相互攻战的大背景下,您不愁没有土皇帝上门来聘请。

无论您是现任官员、前任官员、有出身的备选官员、军将子弟还是其他节度使的武职僚佐,甚至是平民、罪人和盗贼,只要有能力有关系,都有机会进入节度使们的幕府。

如果您已经有了一定名声,或者有人向节度使举荐,那么这些土皇帝很可能会客气地派人拿着书信来请您去辅佐他。或者您自己跑去要求他老人家接见,见了面吹牛说大话,把土皇帝们镇住了,相谈甚欢,觉得您是个被埋没的人才,当下会立刻委任您一个不错的职务。

不过呢,这个职务很可能只是地方上临时性质的。如果您的幕主真心推崇您,他在让您管理负责自己手下一摊事务的同时,还会向朝廷上奏,请求朝廷给您正式授予一个国家官员队伍里的正经官职——只是挂名,不去办公,您的岗位还是在节度使这里,工资福利待遇也由节度使发放。这种情况下,您只能尽心尽力为军阀土皇帝卖命,最理想的结果,是抓住军心提升威望,瞅准机会,没准您还可以把老军阀推翻,自己成为雄霸一方的节度使呢!

如果您没有这个野心,那就最好尽早在中央朝廷的正式官职序列里占有一席之地。这样您如果在地方上待得烦了,想脱离这个节度使麾下,进京为朝廷效力,只要跟节度使的关系搞得不太僵,他同意放人,那么您就可以摆脱这个“土皇帝附属物”的身份,直接去长安,当个正经的朝廷命官了。唐朝后期也有不少著名官员是走的这条路线,先地方后中央,也做出了一番事业来。

总之,在唐朝当武官,还是有一定的前途。不过无论走哪条路径,郑重建议您,最根本的还是练好兵、打好仗、立大功、把名气打响,无论为国为民还是为自己前途,这都是最保险的。

下一节我们就从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开始体验。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刘琴丽.唐代武官选任制度初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许友根.唐代武举初探.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注41:关于此处提到的“勋官”“散官”等称呼,可以参考《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第七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