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页)

收藏这么多领导的讲话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是一件很吃苦的事。有些讲话稿,是大包跟在领导屁股后面要的。有些讲话稿,是他用笑脸和香烟换来的。也有些讲话稿,是冒着受处分的危险,顺手牵羊得来的。领导的讲话稿,应该是有人管着的,轮不到大包收藏。可是,大包偏要收藏。大包理直气壮地说:我收藏领导的讲话稿,有什么不好?我是在学习中收藏,在收藏中学习!难道这有什么错误吗?

现职领导也动员过大包,要他把老领导的讲话稿,交给公家收藏。尤其是讲话稿的原件,更应该拿出来,存入档案。领导的讲话稿,是公共资源,个人是不能吞占的。大包说:什么叫个人吞占?我是开放性收藏,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来我这里复印嘛。就算我是民间收藏吧,等我死后,总要作为一笔遗产交公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现职领导也只能装聋作哑了。既然,大包有这个爱好,就成全他吧,反正又不是干坏事,为什么不从善如流呢?现职领导专门拨了一笔资金,要大包用在保护讲话稿上。大包很高兴,买来了樟脑丸、温度计、湿度计、防爆灯、灭火器、报警器等,把存放讲话稿的房间武装成了弹药库的水平。

一个喜欢收藏领导讲话稿的人,一定是个有作为的人。人们发现,大包收藏的东西,真是太有用了!写史志的时候,要查阅老领导的讲话稿;写“三爱”教育材料的时候,要参读老领导的讲话稿。老领导们写回忆录,更要重温当年的讲话稿,回顾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有,老领导去见马克思了,更少不了要调阅老领导的讲话稿,写一篇无限缅怀的悼词!

这时候,大包就成了个得意的人物,成了个不可替代的人物。大包是个美誉度很高的收藏家。

当然,大包是与时俱进的。为了丰富讲话稿的总体藏量,大包贴了海报,广泛地在本系统、本单位内部征集老领导的讲话稿。许多老同志被大包打动了,不但送来了发黄的讲话稿,还送来了珍藏多年的老照片。他们语重心长地鼓励大包:这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一定要扎扎实实做好!大包深受感动,决心将收藏讲话稿的事业进行到底!他向老领导们表了态:合理开发讲话稿资源,写论文,出专著,将老领导的讲话稿汇编成书,让其流芳百世!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些话会成为大包的遗言。大包在整编讲话稿的工作中,突发心肌梗死,倒在了一堆领导的讲话稿上!

许多老领导和现职领导,参加了大包的追悼会。按照大包生前的遗愿,他收藏的那些讲话稿,全部由单位接收了。应该说,大包死而无憾了。可是,在向大包的遗体告别之后,大包的一双儿女哭天抢地,不让把大包火化。他们声泪俱下地说:俺爸为什么还睁着眼睛?他一定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人们都拥过来看大包,果然,大包死不瞑目。

领导们毕竟是有经验的。有个老领导出了个主意,让刚才给大包致悼词的那个现职领导,把悼词烧掉。烧悼词,也就是烧讲话稿。现职领导照办了,一边烧悼词,一边说:大包同志,你收好了啊,专门给你开的大会,专门给你做的讲话稿!

悼词很快就化成黑色的蝴蝶了,漫天飞舞。

众人再看大包,他已闭上了眼睛!

好了,大包已经把讲话稿收藏好了,他安息了!

侧面像

他的任务就是给公众人物照相。简短地说,就是瞅机会,给公众人物抓拍几张标准像。是的,公众人物除了身份证是标准像外,其他的都是侧面像。当然了,拍摄标准像是很不容易的。往往是,镜头对准他了,焦距也调好了,公众人物却转过脸去了。这表明,公众人物是很不喜欢拍摄标准像的。

没错,公众人物照过许多侧面像。公众人物为什么偏偏喜欢侧面像呢?真让人费尽了思量。有些话,是不能问的。公众人物架子很大,总不能问公众人物为什么喜欢这样,为什么不喜欢那样吧?

他调阅了公众人物的所有照片,细心揣摸,试图找到答案。他也看到了公众人物的那张身份证,望着那唯一的标准像发呆。的确,这张标准像,并不好看,五官走样儿,看上去很像罪犯。

当然,人不可貌相,公众人物不是罪犯。

他也近距离打量过公众人物,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公众人物和所有人说话的时候,都侧着脸。同公众人物说话的那些人,也都侧着脸,保持着45度的角度。

这可真奇怪。他悄悄扯住一个人问:“怎么回事啊?你们都侧着脸。”

对方笑笑,神秘地说:“互相尊重嘛!”

他似有所悟,来到礼仪公司咨询。礼仪公司的人告诉他,侧着脸讲话,的确体现着尊重。

真是这样啊。

他对公众人物产生了好感,不再跟在公众人物的屁股后面瞎转了。他要等机会,等公众人物闪现最佳表情的时候,再抓拍所谓的标准像。为了拉近与公众人物的感情,他有意识地为公众人物多拍了一些侧面像,让公众人物高兴。

公众人物注意到了这一点,露出了喜悦之色。有一天,公众人物拿出几本影集给他看。公众人物得意地说:“你随便翻翻,这些照片记录着我走过的足迹!”

他翻看着影集,欣赏着公众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光辉形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影集里的照片,优于社会上炒作的那些老照片,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因为,公众人物给他看的这些照片,大都是与各级领导人的合影。这些领导人,有的已经去八宝山睡觉了,有的正在去往八宝山的路上。照片上,领导人亲切地微笑着,神采奕奕地同公众人物握手,公众人物红光满面,激动和幸福之情难以言表。

合上影集,他充满激情地对公众人物说:“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将来要捐给博物馆吧?”

公众人物拍着沙发笑道:“小伙子,我给你看这些照片,可不是让你恭维我的。也许,你还没懂得我的意图。”

他脸上一红:“请您教导我。”

公众人物却什么也没说,将影集放进了书柜里。

难道要我自己悟吗?他想。

他将自己关在了屋子里,回味着公众人物给他看的那些老照片。他的脑子很乱。那些老照片一张张叠印着,让他越发理不出头绪了。

他索性走出了斗室,来到中心广场。广场上有人放鸽子,也有人站在报栏前读报。他望了一会儿高飞的风筝,也站到了报栏前。就在这一刻,他的眼前突然一亮。他看见了报纸上的几张照片,领导人全都侧着身子,同外宾握手,或者在基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