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三个侧面(第2/2页)

D.你有义务在孩子面前不以语言或动作蔑视我。

爱因斯坦与米列娃
爱因斯坦与埃尔莎

1919年2月14日,米列娃在分居5年后,终于与爱因斯坦离婚。4个月后,爱因斯坦就与表姐埃尔莎结婚了。但是,埃尔莎女儿的信件表明,爱因斯坦当时有一个难以决定的抉择——是娶母亲还是娶女儿。而大度的埃尔莎表示:爱因斯坦可以任选其一。

一旦情人变成妻子,爱因斯坦似乎又恢复了发号施令的本色。不过埃尔莎比米列娃“聪明”的地方在于,她愿意给爱因斯坦最大的自由。比如婚后,爱因斯坦还爱上过一个朋友的侄女——一名已婚少妇。埃尔莎发现后,允许爱因斯坦每周去和情人幽会两次。

玛加丽达

爱因斯坦一生有两个私生女,第一个是米列娃与爱因斯坦热恋时未婚先孕产下的,有精神残疾,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爱因斯坦一生曾见过这个女儿一面。另一个是爱因斯坦1933年正式移民美国后,与一名纽约舞女所生,爱因斯坦也从来没有管过,后来是爱因斯坦的儿子一直秘密接济那位同父异母的妹妹。

爱因斯坦还曾和一名叫玛加丽达·科涅库娃的美女如胶似漆,给她写过很多火辣的情书。但是后来证明,玛加丽达是苏联派来的女间谍,目的是刺探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情报(可惜爱因斯坦没有利用价值,后文会提到)。

爱因斯坦的两次婚姻最终都失败了,他在1955年逝世前,都是由养女和女秘书照料。

3

说完爱因斯坦的私生活,也该说说他晚年的境遇了。

众所周知,美国开始制造原子弹,源自爱因斯坦牵头给当时的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信,正是因为这封信,促成了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

但是,有一个事实是:爱因斯坦从头到尾,一直被排斥在“曼哈顿工程”之外。

作为声望和能力兼备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又是发起人,爱因斯坦为何没有加入“曼哈顿工程”?

因为从1933年爱因斯坦从德国抵达美国开始,到1955年逝世为止,在美国超过20年的时间内,他始终被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列在“首要黑名单”之上。

事实上,“曼哈顿工程”一开始圈定的31名科学家名单中,爱因斯坦的名字赫然在列,但是联邦调查局却以“爱因斯坦有共产主义倾向”为由,圈掉了他的名字。

爱因斯坦对人权、反战、和平主义者甚至对社会主义者的同情和支持,都是联邦调查局怀疑他的理由。

1983年开始解密的联邦调查局秘密档案显示,对爱因斯坦的监控自“二战”结束后开始变本加厉,他的电话开始被窃听,信件开始被私拆,甚至垃圾桶都会被人翻,还有几次被人闯进私宅搜查。联邦调查局甚至怀疑,爱因斯坦的住宅下有一条秘密电缆,爱因斯坦通过这条电缆用电报和莫斯科方面联系。

1950年,“麦卡锡主义”开始在美国盛行,美国移民局一度希望和联邦调查局联手,取消爱因斯坦的美国公民资格。

在1948年7月1日的一次晚宴中,爱因斯坦对波兰驻美国大使说了这样一番话:“我想你现在应该意识到,美国再也不是一个自由国家了。我们这段谈话一定有人正在录音。这个大厅装了窃听器,我的住所也受到严密监视。”

1955年,爱因斯坦因病在美国逝世。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悼词中说:“他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中,于此地找到了自由的气息,为此美国人民深以为傲。”

而在联邦调查局的秘密档案中,爱因斯坦在1947年12月却做过如下声明:我来到美国是因为我听说在这个国家里有很大很大的自由,我犯了一个错误,把美国选作自由国家,这是我一生中无法挽回的错误。

馒头说

以前我是个体育记者。我曾非常反感一种新闻报道方式:只要你体育成绩好,那肯定样样都好。

我记得以前有新闻写丁俊晖,说他虽然辍学,但要是上学的话几何肯定会学得很好,因为“斯诺克要讲究角度计算”。我也记得以前有新闻写姚明,非常惊诧他在上海交大修高数,居然会得不及格。

当然,还有网络上传得颇多的,关于张震敬业的段子。说他演什么学什么,为了演好吴清源,短时间内学会了围棋,已经能压制职业三段——我敢说,就算吴清源本人重生,给他同样的时间学围棋,让他去压制业余三段,老人家也会说“你疯了吧?”。

我们往往会陷入一种奇怪的期待: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登峰造极,于是我们就幻想他在各方面都无可挑剔。

但事实上呢?

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毫无疑问,是的。

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完人?毫无疑问,没有必要。

前两天有一个女读者,读了《抗日战争,我们到底有没有空军》,很感动,留言说她的理想一直是嫁给战士。我非常理解她的想法。但想了想,还是告诉了她:高志航会打老婆。

爱因斯坦在去世前,把他在普林斯顿默谢雨街112号的房子留给跟他工作了几十年的秘书杜卡斯小姐,只有一个条件:“不许把这房子变成博物馆。”

他不希望把默谢雨街变成一个朝圣地。

爱因斯坦去世后,遵照他的遗嘱,不发讣告,不举行葬礼。他的遗体火化时,只有12个最亲近的人见证。他的骨灰被撒进不知名的河里,没有坟墓,也没有立碑。人们至今不知道他葬在哪里。

爱因斯坦一生都反对人格化的神。他无疑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人,但只局限于他的专业领域,跳出那个领域,他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

于你,于我,于他,于她,世间又哪有什么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