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黑暗的一届奥运会(第2/2页)

晚上6点35分,联邦德国内政部部长、奥运村村长和弗雷德警长作为谈判代表,进入了31号楼。但他们出来后,带来了令人失望的消息:恐怖分子既疯狂又坚决,取消攻进大楼营救人质的计划。

之后,就像那些警匪片里拍的那样,在包围奥运村的12 000名联邦德国警察的注视下,2架直升机腾空而起,载着8名恐怖分子和9名以色列运动员,飞往菲斯腾费尔德布鲁克军用机场。

6

机场,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晚上10点35分,两架载有恐怖分子和以色列人质的直升机,降落在一架波音–727喷气式飞机旁。恐怖分子强迫直升机的驾驶员站在前面,然后4个恐怖分子走出直升机,去检查客机。

此时的机场周围,自然已经安排了联邦德国的狙击手。但机场的灯光造成许多阴影,影响了狙击手的判断。

最要命的是,联邦德国警方听信了贾德关于恐怖分子只有5人的话,还真的不多不少,只安排了5个狙击手。

时间不等人。

当恐怖分子从直升机走向客机的时候,狙击手开火了。

很遗憾,尽管上来就击中了两个恐怖分子,但5个狙击手,不可能瞬间击毙8个恐怖分子。

枪声一响,直升机的驾驶员按照事先的约定,拔腿就跑。其中两人安全脱险,两人被击中,重伤。

但他们还能跑,而被捆在直升机里的以色列人质,双眼被蒙住,动弹不得。

恐怖分子立即就近找掩护,开枪还击。解救人质的一场突袭,居然变成双方互射的一场枪战。

因为顾及人质的安全,联邦德国警察不敢火力全开。在几次劝降都被恐怖分子拒绝之后,失去耐心的联邦德国警察,决定不顾一切了——他们出动了六辆装甲车,突击队队员跟在后面冲了上去。

失去逃跑希望的恐怖分子,终于做了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他们往一架载有5名以色列人质的直升机扔了一颗手榴弹,直升机顿时化为一团烈火。另一架直升机里的4名以色列人质,被直接射杀。

被烧毁的直升机

9月6日凌晨1点30分,警方终于击毙了最后一名不肯投降的恐怖分子,后来经查实,这个叫穆罕默德·马萨尔哈德的人,原来作为一名建筑师,参与修筑慕尼黑奥运会的奥运村,所以恐怖分子才会那么熟门熟路。

最终,8名恐怖分子,5人被击毙,3人被抓捕。但9名以色列人质,无一生还。

在检查直升机残骸时,警方发现,那4名被捆绑射杀的以色列人质,绳索上留下了他们的牙痕——直到最后一刻,他们还在努力逃跑。

7

9月6日上午,慕尼黑的奥林匹克主体育场座无虚席,但不是为了观看比赛,而是所有的参赛国运动员和官员,为以色列代表团逝去的11条生命默哀。

著名的巴伐利亚歌剧院管弦乐团,现场演奏了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许多在场运动员失声痛哭。

以色列代表团团长拉尔金——本来是这次“黑色九月”要抓的头号目标——发表了讲话:“现在,我要带着我同胞的遗体回国了。但是,奥林匹克的精神不会变。我们保证,四年后的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我们还会回来。”

9月7日,慕尼黑奥运会比赛全面恢复。

遇难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

那一届奥运会,苏联名列第一,带回了50枚金牌。美国名列第二,带回了33枚金牌。

而以色列,带回了11具同胞的尸体。

馒头说

其实,以色列在那届奥运会上的保证,并不仅仅是继续参加奥运会。

11具同胞遗体被送回国后,铁腕女总理梅厄公开表示,以色列必须“以眼还眼”。她当即授权“摩萨德”(著名的以色列情报机构),必须为11名以色列运动员复仇。

在“摩萨德”领导人扎米尔将军的策划和实施下,一份名为“上帝之怒”的复仇计划出炉了。

“摩萨德”选出了11名“黑色九月”组织的领导和重要成员,开始了全世界范围的追杀。或爆破,或暗杀上了“复仇名单”的11个人,最终只有1个人侥幸逃脱,其余10人全被“摩萨德”暗杀。关于这段故事,斯皮尔伯格(他自己就是犹太人)专门拍过一部电影,就叫《慕尼黑》。

在2001年9月11日之前,以色列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公开自己暗杀行为的国家。但在那之后,曾经批评这种行为的美国,也加入了这个行列,甚至开始动用无人机发射导弹“定点清除”目标。

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我采访的第一届奥运会,当时我就惊讶于每次进入奥运村,都要在荷枪实弹的军人注视下,通过安检门和搜身,甚至随身的笔记本电脑,也要当着他们的面启动一次。

但了解了“慕尼黑惨案”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些检查都不是多余的。

只是,用斯皮尔伯格导演完《慕尼黑》之后的话来说:“我喜欢以色列受到严重威胁时做出的强烈反应。但我认为以‘反应’来对抗‘反应’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只是造成了一种‘永动’的报复机制。”

尤其是放到恐怖主义重新抬头的今天,每个人其实都想知道,这种“怨怨相报”的尽头究竟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