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总统,你选哪个?

这个故事要说的是两个总统。一说起总统,我们总会想起美国,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中国的总统,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时大总统,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总统。

1

1912年2月13日的这一天,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权力更替。

南方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在这一天,将总统之位让给了北方的袁世凯。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孙中山(左)与袁世凯(右)

对于这件事,从初中到高中的历史教科书的叙述,一般是给人这样的印象:一直领导革命的孙中山不忍国家继续遭受战火,高风亮节,选择让位,而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所以相信有不少人一直会有这样的不忿:孙中山怎么那么傻?如果换作我,肯定不让!

所以,今天我们就要来讨论这个问题:回到那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和的黎明前夜——处在当时的环境——到底谁更适合当大总统?

2

我们首先来看看,保障登上权力最高宝座的第一要素:枪。

“枪”就是军队,枪杆子里出政权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一声枪响,全国革命形势星火燎原。但有一点必须看到的是,以帮会起家的“同盟会”以及各种革命团体,进行革命乃至取得成功的主要依托力量,其实是清朝在各地的新军(除上海、广东和广西是民兵商团起义外,其余各地都是新军起义)。

着1905式清军服的官兵和军乐队

新军是甲午战争惨败后,清朝政府痛定思痛,决定有别于八旗兵和绿营,按照西式方法操练、装备和建制而建立的,是全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而最早体系化操练新军,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就是袁世凯。

凭借当年的“小站练兵”,袁世凯建立了一支忠于自己的强大军队,培养了一批后来赫赫有名的北洋系将领: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曹锟……到了辛亥革命前夕,以当初袁世凯编练的新军为基础,全国的新军完整编制达到14镇(一镇基本相当于现在一个师)、8个混成协(相当于旅)、4个标(相当于团),而其中无论是从战斗素质还是武器装备上,遥遥领先的,就是袁世凯的“北洋六镇”。

相比之下,孙中山其实是赤手空拳的,身边除了一批热血沸腾的革命志士外,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兵一卒。

袁世凯麾下的北洋军当时接受清朝官员检阅的照片。北洋军的战斗力当时在全国首屈一指

当时,革命军和北洋军的战斗力差距到底大到什么程度?

我们以清军反攻湖北军政府占领的武汉三镇战役为例。

1911年10月30日,袁世凯仔细盘算好了局势,在清廷的催促下,乘坐专车进驻湖北孝感,亲自督战北洋军对起义的湖北军政府发动全面进攻。

与袁世凯同时抵达武汉前线的,是被革命党人称为“军神”的黄兴。黄兴抵达时,当时的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专门让人做了一面大旗,上书“黄兴到”三个大字,然后派人骑马举旗,在武昌和汉口的街道上来回奔跑,沿途欢声雷动。

然而在袁世凯的强大军事实力面前,根本就没什么用——同样是新军对新军,但北洋军只用了两天,就攻克了汉口。

按照当时在汉口的英国传教士埃德温·丁格尔回忆:“革命军中有许多军官,然而看上去全无秩序。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从黄兴后来组织的一场试图收复汉口的反击战中,多少可以看出当时革命军的实力。

黄兴。1916年积劳成疾,吐血而亡,终年42岁

按黄兴的计划,革命军应该分三路出击汉口,结果第一路的成炳荣部把出击方向搞反了(因为成炳荣喝醉了),官兵们走冤枉路走得筋疲力尽,结果无法出击;第二路杨选青部根本就没行动,因为杨协统(旅长)当天结婚;第三路由黄兴亲自统帅部队,结果手下的甘兴典部带头溃逃,拦都拦不住。

北洋军攻克汉口,在与清廷进行各种讨价还价和恐吓威逼之后,如愿成为“内阁总理”的袁世凯在11月17日,又命令悍将冯国璋率军进攻汉阳——9天之后,汉阳陷落。

攻克汉阳后,清军完全可以一举拿下武昌,彻底端了湖北军政府的老巢,但袁世凯却下令冯国璋停止攻击。

袁世凯需要湖北军政府的存在,因为那是他和清廷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

在之后的时间里,袁世凯的军队将炮口对准武昌,一边和革命党议和,一边逼清廷退位。其间不开心时,就下令向武昌城开几炮,震慑下革命党。

在袁世凯的军事实力面前,革命党人完全像是被他捏在手里的小鸟,根本动弹不得。

3

比拳头,比不过,那么再来看看第二个要素:钱。

对于百废待兴的政府来说,钱有时候可能比枪更重要。

1911年5月3日,孙中山(前排右二)在美国芝加哥召集会议,同与会者合影留念

让我们把镜头对准1911年10月12日,辛亥革命刚刚爆发时的孙中山。

按照孙中山自己亲笔写的《革命原起》中记录,那一天,他并不在国内,而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的一家旅馆里睡觉。

那天,孙中山一觉睡到中午,醒来后,得知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但是,孙中山并没有选择立刻回国。

他曾说过,自己最快20天就可以返回国内,亲自参加战斗“以快平生”,但他之所以没有那么做,是因为他认为此时他自己最大的作用,不应是在国内的革命前线,而应是在“樽俎之间”——去和西方列强应酬。

去和西方列强会面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筹钱。

孙中山首先写信给美国国务卿要求会晤,但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随后他就离开了美国,去了英国,当时他希望能得到50万英镑的借款,但是,最终没有拿到一分钱。

随后他又去了法国,他试图向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贷款,但又遭到了明确拒绝,他得到的回复是:“四国银行团[1] 对此态度完全一致。银行团和它们的政府决定就财政观点方面严格采取中立,在目前情况下既不发行贷款,也不预付款项。”

孙中山无奈之下只能起身回国,在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

在孙中山还没抵达上海之前,就有舆论在说,孙中山这次回来,带回来很多钱,甚至还带回了军舰。而孙中山在抵达后回答《大陆报》采访时说:“予不名一钱,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