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帝国 国际化都市(第2/2页)

唐太宗“爱之如一”的主张得到了充分体现,客居广州的侨民则把大唐看作了自己的国家。因此,当黄巢的军队打进来时,他们很自然地就站在了广州保卫战的第一线。结果是十二万侨民被杀,包括穆斯林、基督徒和犹太人。

信仰之争暂时搁置了。此刻,他们都是唐人。

扬州则是另一番景象。靠着京杭大运河富庶繁荣起来的扬州,最鲜明的标志是诗人、美女和波斯客。后者在萨珊王朝灭亡之后流寓中华,却无不腰缠万贯,以至于冒牌货被叫作“穷波斯”,意思是波斯人中没有穷的。是啊,囊中羞涩岂能“烟花三月下扬州”,商埠之夜注定纸醉金迷。[30]

于是杜牧有了他十年一觉的扬州梦,争当第一的徐凝和张祜也竞相开屏。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边,月明桥上看神仙。徐凝则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这一回,张祜似乎又落了下风。

其实多彩多姿的还有盛产蜀锦的益州(成都),作为中转站和集散地的洪州(南昌),等等等等。这些城市当然也都风采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满街都是胡人。[31]

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商人、银行家或高利贷者、外交官、书生、探险家和传教士呢?该不会只是丝绸、茶叶和善解人意的青楼女子吧?

当然不是。

[24]以上据王仲荦《隋唐五代史》,气贺泽保规《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25]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26]气贺泽保规先生即认为,由于北魏、北周和隋唐都是以鲜卑为主流的政权,宇文恺又是鲜卑人,因此在棋盘格局的坊制中包含着北方游牧民族的想法并不奇怪。本书则认为,由于北周号称要恢复周制,因此产生井田制的想法也不奇怪。

[27]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二,并请参看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28]见唐人沈既济《任氏传》。

[29]鉴真法师是东渡日本时被风暴吹到广州的,此处原文见《唐大和上(大和尚)东征传》。

[30]李商隐《杂纂·不相称》称“穷波斯,病医人”。意思是医生不该病恹恹,波斯人也不会穷兮兮的。

[31]以上综合参考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王仲荦《隋唐五代史》,气贺泽保规《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周时奋《中国历史十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