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学无止境(第2/2页)

这种情况下,别说魏瑾只是分发闲田荒地了,便是真让他们出出血,拿出上好的土地来,也不是做不到。

但统治一地,需要时间,魏瑾暂时让东莱太守鞠彭暂代青州刺史之责,然后让他清点各地土地人口、世家普系,为进一步深耕此地做准备。

如今北方的治下,不再是依托本地豪强,而是会派出上党培养的官吏,统计人口,盘点土地,然后便有闻到味的玩家过来搞事业,刷贡献。

东莱太守鞠彭从投入魏瑾门下,就开始说动本地豪族,述说了北方的好。

但是!

效果太出意料。

北方的好还用说吗?

去年连下了一百多天的雨,秋粮绝收,却没有大饥荒,是因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倚靠着渤海郡,还不是因为有南方的大船运粮,加上北方渔货的晒制法也传到了青州,这才免于饥馑,更不用说因为靠着渤海郡,他们早就把至亲儿女送去那边,一是购货备货,二是图个平安。

他们更想要的事情,就是能不能进入北方治下的学校——如今大家都已经知道,北方用人,大多用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极为排外,但是在收入学生这点上,却是不拒的。

鞠彭自然也觉察到这一点,立刻上书渤海公,希望魏瑾能在青州也治学。

魏瑾手上的老师暂时没有那么多,而且学校要输入各种思想,扩大了不好控制,于是大手一挥,干脆给了鞠彭一个特权——他可以推荐青州子弟前去渤海郡入学报名。

这个权力可就太大了,鞠彭喜得眉开眼笑,然后就是写推荐书写到几乎崩溃,不得不在后边让人雕版了自己的字,开始直接印刷,只在姓名、籍贯处留白。

如今他的一张推荐书已经高达万钱,连辽东都有人想来买。

局面打开了,后边就好操作了,鞠彭有渤海公当后台,几乎立刻就成了青州士庶贵族的团宠,但他可一点也没有飘起来,反而兢兢业业地一县一地巡视,把北方派来“巡查员”安置到各地郡县。

天下大乱时,各地郡县都被豪强占据,司法、税赋,都在他们手中,魏瑾并没有急于攻伐,而是先派出人将郡县的架子搭起来,清点文书、户口,为将来做准备。

而青州郡县的乡豪们也非常客气,一派相安无事的和谐模样。

毕竟相比他们这些部曲不过百千人的豪强来说,幽州可是坐拥鲜卑,本身还有十余万精锐的庞然大物,相当的惹不起,只要不是太过分,他们还是想好好生活的。

……

就在青州渐渐被鞠彭捋顺时,狗策划的网上意见征集,也尘埃落定。

在优秀的贴子里,一名优秀的云玩家得到了内幕号。

除此之外,魏瑾也准备着找时间再收纳一波玩家,幽州的玩家太密集了,影响他们发展,辽东、青州都是需要开垦的土地,苦力太少,于她也是损失啊。

于是,在四月中旬时,东莱太守鞠彭便接手了一位客人。

他长得非常好看,差多有三个小时的美貌度,拿着渤海公的推荐书,还有一个“废盐再利用计划书”,一开口就要求三百个仆众,还有至少一千亩的盐田。

盐田很难办,因为这是青州豪强的命根,比良田还重要。

但这难不倒鞠彭。

“在下家中有三千亩盐田,愿全数捐出,”鞠彭很诚恳地看着这位叫天凉的青年,“只是如此一来,吾家千余老幼,无田产度日,不知您这盐坊,可否分吾四成?”

天凉瞬间皱起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