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战后余波(第2/2页)

说起儿子,王导心情终是敞亮了些:“王氏经营百年,好不容易有登顶之时,如今却眼看大厦将倾,这如何能任之由之?”

“这千百年来,兴旺之家岂曾少过,”曹氏轻蔑一笑,“当年卫氏一门五侯,袁家之四世三公还有那贾家、张华一门,但凡登顶,也不过荣华一时,一朝倾覆,又有几个落得了好,还不如崔氏这等家族,不争莫与之能争。”

“这些话,是孩子对你说的吧?”王导笑了笑,又有些叹息,“他当年偷跑去北地,倒也开了不少眼界。”

“那是自然,我儿若非有你这老货在南朝牵扯,其成就未必就比那崔家小子差。”曹氏美滋滋地吹起了儿子。

王导却少有地沉默了。

“怎么,你这是真心动了?”曹氏小声问,虽然他成天在夫君面前说着要北上,但也只是说说而已,真要北上,那王家数百族人,怕是顷刻间便要被晋朝斩灭。

王导终是苦笑摇头:“只是我王氏,终是要选择一家,这朝廷,总得要些陪葬。”

大船倾覆,总有漩涡,盱眙一败,顷刻之间,江淮洞开,这冲击力大到让朝中诸公惶惶不可终日。

甚至连请兵救援也多有推脱,如今局势渐渐明朗,许多家族都已经陷入恐慌。

并不是你说守得住,人家便会相信的。

于是很多人都已经在布局后路,这样的选择之下,就连王导自己,都不愿意与北方交战过深——万一北方胜利后,觉得损失太大,要回来清算呢?

这些事情,又有谁说的清楚?

还有许多家族,已经联络了北地,就等着带路,将朝廷卖个好价。

可是大家若都想卖,那也要先争出个输赢啊。

尤其是如今朝上分成两派,一派希望向北方求和,以淮水而治,另外一派想要全力抵抗,但这些的前提,都是要夺回盱眙,守住江淮。

可是,听说了敌军中有一神物,可以引天雷而杀将后,朝中竟无一人愿意领兵前往,见此情形,陛下险些气晕,许久才缓和过来。

如今陛下因为接连不断的打击,已经快要支撑不住,王导甚至有些忧郁,若陛下真的倒下了,是否带要扶太子继位?

千头万绪间,王导终是渐渐平定下心神,想到今日在尚书台与诸公的朝议,无论如何,大晋还不能倒。

曹氏看出他的坚决,也没有劝慰,只是对镜瞄眉,顺便又看了一眼旁边那本儿子熬夜排队从北方购来,每天都有无数贵妇登门求观的《北地每季新品妆发盘点》。

家中老货靠不住,还是得靠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