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不平等合同(第2/2页)

杨锐今天要是把图纸给便宜卖了,明天就有人敢开更低的价格。

相反,他现在开价几千块,日后再有人要价几百块的时候,总得配个厚脸皮才行吧。

夏侯欢对再敲一个恒温结晶器没意见,心里还想着买一送一的好事,浑不知杨锐有无数种技术保密的法子,点头道:“那咱们签个书面合同?”

“不签,签了有什么用?”杨锐不想这个使用了国外专利的图纸交易细节落在纸面上。

夏侯欢意外的道:“您得保证独家授权给我啊。”

“我独家给你,但我不签字。”

“为啥?”

“不愿意。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下次来,请带仪器过来,否则就别来了。”杨锐再次让人把夏侯欢给架了出去。

“我怎么知道你不会卖给另一人?”

“我说不会就不会,要不是怕麻烦,我自己建厂都生产了。”杨锐挥挥手,算作告别。

夏侯欢没爆发,默默的忍受了杨锐的不平等合同。

在80年代的中国做生意,你就得忍受各种奇怪的人和事。

可以说,80年代的生意人,除了赚到钱以外,收获的快乐和幸福并不多。因此,许多商人赚到了钱以后,都想尽办法的转行了,不少富二代选择做官和移民,也往往来自于父辈的熏陶。

夏侯欢见过比杨锐更苛刻的客户和官员,在确定自己处于劣势以后,他总算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再怎么说,这都是一个百万级的市场,只要前期付出一两万的成本,再过三五年,就有可能变成百万富翁。

这种诱惑,夏侯欢是无法拒绝的。

接下来的一周,夏侯欢使出浑身解数,终于从平江金属研究所,给杨锐弄了一台八成新的日本产紫外分光光度计,一共花了六千八百元,外带400元的红包。

接着,他又找了一名相熟的研究员,和厂里的技术员一起,去听杨锐讲解图纸。

杨锐却没有立刻给他们讲解,让三人先在西堡镇住下来,说自己要算一段时间,才能整理出东西来。

其实东西是在脑子里呢,他却不愿意立刻说出来,免得对方觉得亏本。

而在夏侯欢着急上火的日子里,杨锐认认真真的把这台紫外分光光度计安置在了实验室的东南角,然后兴致勃勃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几个实验,做了起来。

三天后,他的“整理”工作尚未完成,期刊《生物化学系统生态》的样书却寄了回来。

出乎杨锐意料的是,这本来自外国,写着英文字母的信封,却在整个西堡镇引起了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