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我们的状元(第2/2页)

杨锐其实不在乎自己读了多少年的书,他在乎的是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还能不能发挥作用。

在他更向往的科研领域,可是没有年龄限制的。

在某一个领域领先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不慎输给青年人的故事,不断的重复,几乎是科研工作者最畏惧的悲剧。

更丰富的经验,更高深的知识,更年轻的身体,带给杨锐强烈的信心。

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说,高考带给学生最重要的,似乎就是信心了。

在一个公平的考场上,战胜700万人;在一个公平的考场上,从700万人中脱颖而出;在一个公平的考场上,为自己而奋斗且成功。

这种信心会伴随考生的一声。

也许,学生时代的成功者无法成为世俗的成功者,甚而成为了满口酸气内心酸楚的老书生,但那骨子里的酸,也得肚子里有货才能酿出来。

吉普车接近西寨子乡,远方的小山坡上,彩旗招展,既有漂亮的五星红旗,也有一个个民兵部队的旗帜。

欢迎的照理是一排炮声,间中能够听到各种叫嚷呼喊声。

炮是依次打响的,与礼炮的性质相同,不同的是声音各异。

杨山听着炮声,站了起来,像是检阅部队的领导似的,一边听一边大声判断:“山炮,好东西呀,75口径的。”

“迫击炮啊,有点凑数了吧。”

“这个也是山炮,像是54式,以前听炮兵们练过,122毫米的,一般的步兵师都没有,现在也退役了啊……”

“这个怎么听不出来?”杨山突然疑惑了。

正在此时,吉普车也接近了开炮的小山。

所有的大炮小炮,此时都是放平了冲着一处山崖轰的,正中最显眼的一门,冒着袅袅的青烟,一副刚刚发过威的样子,却是门如假包换的青铜炮。

“怪不得认不出来。”杨山摸着脑袋,乐呵呵的笑。

小山坡上,各个民兵组织的呼喊声,却是从混乱开始趋同。

“杨锐……状元!”

“杨锐!状元!”

“状元!杨锐!”

“状元!杨锐!”

成百上千人,整齐划一的呼声,令人震撼而感动。

而在整齐的喊声中间,还夹杂着不知哪位妇女的高亢调子:“全国状元,是我们乡的——”

“全国状元,是我们县的!”

杨锐湿润着眼睛,望着碧蓝的天与厚重的黄土地:“这么多人来吃酒,入不敷出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