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服软(第2/2页)

为了看懂杨锐的论文,汪颖不得不自学了一些旁的知识,并且读了三五十篇的相关论文。

但是,不管用哪种方式,汪颖总算能够明白杨锐的论文分量了。

一条崭新的明确的技术壁垒,也将粗壮的腰肢,展现在了汪颖面前。

对于还在纠结一篇论文怎么发表的汪颖来说,一条预先设计好的,清晰明确的论文发表路线,实在令人绝望。

为了抵抗设想中的日本制药公司的突围,杨锐发表论文的时候就非常讲究,不管是顺序还是时间,都有相对明确的区间。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他对论文充满了信心,不仅确认论文会发表,而且确认能在短时间内发表。

这样的自信,汪颖这样的学生,甚至都很难理解。

然而,结果摆在面前,却由不得汪颖信或者不信。

元旦前两天,汪颖将杨锐的样刊和单行本统统还了回去,并说:“不好意思,拿了这么长时间,我抽空将里面的文章抄了些。”

这已经是汪颖服软的表现了。

杨锐却是无所谓,轻笑点头,然后再次加量10%布置任务。

科研狗的价值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从来没有轻松的时候,服软或者不服软,工作量都不会减少,永远濒临科研狗的极限。

有的科研狗奋发图强,就此站了起来,成为了光荣的科研民工,有的科研狗被累死了,就此脱离业界……

杨锐正在准备自己来到北大以后的第二篇论文,却是没有功夫关注汪颖的心理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