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子项目(第2/2页)

“我找了校长,这是新拨给你们的经费。”蔡主任说着,拉开了袋子上的拉链,道:“一共是55万,加上之前的5万,给你们凑60万,应该能把钾通道的项目做完吧。”

四个大袋子敞开口,里面全是10元的大钞,每100张一捆,横七竖八的扎在袋子里。

现在最大的钞票就是10元的,55万元需要550叠,把四个大袋子塞的非常满足。

不止是黄茂等人,杨锐都看愣了。

这么多现金,还是极有震撼力的。

要是放在30年后,要550万元,才能叠出这个效果。

不过,30年后的550万可没有1984年的55万厉害,不管是服务,产品还是资产,55万元都能发挥难以想象的购买力。

蔡主任拍拍手,叫醒众人,道:“数一数吧,数完签字。杨锐,你来给我介绍一下你们的项目。”

“哦,好……”杨锐一步三回头的来到试验台的另一边,开始给蔡教授做介绍,时不时的还要关注一下实验室另一边的情况。

他的银行存单里倒是有钱,但这么多现金摆上来,还是有点震撼力的。

这对其他人的震撼就更剧了。

好半天,才有王晓芸开口问道:“这是学校批的钱?学校这么大方?”

“我可是向学校许诺了,你们一定小改通过的。”蔡教授笑呵呵的说。

黄茂一听松了口气,大声道:“小改一定通过!”

杨锐笑呵呵的道:“小改交给黄茂负责了,我准备出去一趟,清理一下思路,准备接下来的课题。”

“这次可一定要记得申请经费,不要再等东西做出来了再申请。”蔡教授倒不在意是谁负责小改,在他看来,小改的问题相对简单,准备下一场课题似乎更重要,再怎么说,杨锐现在也算是生物系的一面招牌了。

能上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的,生物系也是屈指可数,完全由北大独立培养出来的更是一个也没。杨锐虽然是大一生,以前却并未接受过科研训练,自然算是纯北大出生的学者。

杨锐则是敷衍的点点头,再做钾通道的实验,自然可以申请基金,有关PCR的研究就没必要了,他也不知道现在政策是怎么样的,准确的说,知道了也没用,政策随时改变,甚至因人而变,如果不想有专利纠纷,PCR的实验不申请项目是简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