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简单实验(第2/2页)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品种,但这至少证明了样品没有问题。

杨锐如释重负,立刻回房睡觉。

必须有充沛的精力,才能完成明天的实验。

做实验与做手工课的最大区别,在于实验中的思考必不可少。

手工课是做别人设计好的步骤,最多就是做到中间,不确定的时候问一句:“咦,我刚粘到哪了?”

做实验的疑问就多了,尤其是探索性的实验,前人的一切经验都只能作为参考。

譬如热泉中的嗜热菌,它们假如是来自恐龙时代的古菌,那研究它们,与一艘时空穿梭机抵达恐龙时代,舀起一汪水以后的研究步骤相差无几。

事实上,研究热泉里的嗜热菌还要复杂一些,因为还不确定它们确实来自恐龙时代。

要做这样的探索性实验,随时随刻的思考是试验中必须的,而随时随刻的思考,也就意味着随时随刻的烧脑。

接下来几天,华锐实验室诸人都在烧脑中度过。

杨锐每天起来吃了早饭,就开始玩弄离心机,除了下午泡会温泉以外,完全是以实验室的标准要求自己。

康弘来了一趟,见他们的工作状态如此紧张,也不好意思多留,呆了半天就返回了昆明。

杨锐实际上都没注意到他逗留了多久,他满脑袋都是离心机的转速,培养基的温度。

从离心机里得到的处理物是富集的菌体,一管子就不知道有多少,这些菌体被直接涂抹在固体培养基上,分别放置于80度和85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普通杂菌自然死掉了,能存活的长成菌落,又要单独划线培养,最后再挑选单个菌落培养,从而实现菌株的分离和纯化。

简而言之,杨锐他们得到的都是细菌曾孙辈以下,细菌本身只是在培养基上打个滚,发挥一下繁殖能力,就随风逝去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消耗着大量的资源。

细菌的培养基,可比纯纯的肉汤要贵!

每一盘子的培养基,都是浓浓的钞票的味道。

而这些细菌曾孙辈,还要继续消耗资源,以接受残酷的活体实验,首先是革兰氏染色,接着是全蛋白分析,后者是将菌体煮沸裂开,做凝胶电泳。

得到电泳图谱以后,还要进行四五个步骤,才能最终鉴定出嗜热菌。

听起来非常复杂,实际上也非常复杂,但就整个实验来说,这里还属于非常简单的工作。

而且,也很容易做出成绩。

在杨锐根据蛋白指纹谱图的差异,确定了一些菌株的亲缘关系远近,并与脑海中的资料做了比较以后,杨锐就在回程的飞机上,写下了新论文的名字:《中国境内耐受温度最高的极端嗜热菌的发现》。

他其实还没有确定腾冲嗜热菌,但他不想等了。

假如《细胞》的发表顺利的话,这篇论文刚好开启一个信的系列,能保持华锐实验室的热度。

对于研究机构来说,保持热度也是很有用的,那些能够固定时间更新研究成果的实验室,总是能够受到更多同行的关注,从而更迅速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进而得到更响的名声,更多的资助。

对于奔着世界级项目去的杨锐来说,每一丝关注都是不容忽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