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优越与幸福(第2/2页)

杜威接过,肯定的道:“没问题,15岁的患者,的确应该加快治疗了。”

不知道是他的话,引起了在场诸人的共鸣,还是其他人原本就有这样的想法。

随着此君的名片落手,又有十几名医生,将自己的名片送了过来,自愿成为去铁酮四期的试水者,这也是业内的常态,制药公司固然是有求于医生的,但是,真正的好药依旧是医生们所推崇的,尤其是一些能够真正治疗疾病的药物,是非常难得的。

杜威全部接了下来,一会儿就在手里积累了半叠的名片。

他本人也笑的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去铁酮是以里程碑的形式卖断给杨锐的,虽然里程碑的总额极高,不过,只要三期通过,多少钱都是能赚回来的。

现如今,一款新药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

记者黄河亦是想到了此点,问道:“杨锐先生,听说去铁酮是您开发的?”

“是。”

“这样的话,去铁酮赚到的利润,是归于华锐实验室呢,还是归于您本人呢?”

“当然是华锐。”

黄河并不意外的道:“杨先生,能否透漏一下,您和华锐实验室的合同是什么样的?去铁酮的里程碑完成以后,你有奖金吗?”

他这个问题出来以后,不止是杜威等人好奇,江锦程和韩田路等人一样好奇。

杨锐觉得是应该给自己发一笔奖金了,于是点点头,道:“应该有吧。”

“有多少?”黄河一点都没有老外不问工资的禁忌感,就用中文讲了出来。

杨锐张口想说个几万块,突然醒悟过来,那不是要好几个万元户了?不能给自己找这么大的麻烦。

于是,杨锐在心里将几万块改成了几千块,等出口的时候,再次发生了变化,道:“总有几百元吧。”

80年代的中国人发奖金,很少有能发一个月工资的,事实上,如果发半个月的工资做奖金,单位领导就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个位数的举报信算是他运气好。为了100元奖金而得到雪片般奖金的领导,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在少数。

杨锐自觉华锐实验室是私企,私底下也是经常上千元的发着奖金,给自己安排一个几百元的奖金似乎并不过分。

杜威却是眉头皱了皱,再问:“是几百……千吗?”

杜威以为杨锐是省略的说法,就像是有的中国人将10万说成10一样,美国人也有将几百千或者几百百万,说成几百的情况。

考虑到几百千只有几十万,杜威又追问了一句:“是美元吗?”

杨锐失笑,拍拍杜威的肩膀,道:“就是几百元,不是美元,是人民币。”

杨锐决定,回去就给自己发个666元人民币,再去找个馆子挥霍一下子。

杜威望着杨锐的背影,满是怜悯。

黄河则感慨的道:“这就是社会主义吗?”

江锦程和韩田路不知怎的,突然觉得满心的骄傲,望着杨锐的背影,追上去之前,当着众多香港医生的面,挺胸抬头道:“这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

杜威和黄河不由的点点头。

江锦程和韩田路心情大畅,拔腿就去找杨锐了。

杜威和黄河互相看看,却是杜威有些迷糊的道:“华锐实验室不是港资私企吗?”

“是。”

“那样的话,等于港资的华锐,只要给杨锐付几十美元的奖金,就能拿到去铁酮?”杜威有些不能置信。

黄河迟疑的点头,却不觉得这是什么美好的新闻题材,这样的题目,他身为驻华记者,采访的多了。

杜威的眼睛却是忽然瞪的老大:“在中国开公司,真是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