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王旗(第2/2页)

可单就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环境来说,却又不能真的敞开。

首要问题,是离子通道实验室没有硕导博导,所以只能招一些做毕业设计的本科生,要么就是临时工性质的单纯科研狗,这样的效果,自然比不上有系统练习的研究生好了。

研究生的水平高低且不说,服役年限就比本科生要长的多,除了杨锐这样的妖孽,正常本科生要到大三末尾才能用得上,大三年头能用上的,都属于极高端的人才了。相比之下,随便拉一个研究生就能用满三年,若是考博的话,差不多又是三年。六年的士官就是笨如猪,也比普通两年义务兵的专业要强一些了,更不要说专心挑选的情况。

杨锐说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建立较晚”,只是会议上提出的理由而已,实际上是因为他本人没有招募研究生的资格,而在国内,一流实验室的主任不是硕导的是极少的,再过几年,更是绝无仅有的。

而就目前的环境来说,杨锐还是没有招募研究生的资格,许正平等人还是副教授,也没有招研究生的资格,解决方案就只剩下一个了:给离子通道实验室加一名到两名硕导。

在座的都是讲逻辑的人,顺着杨锐说话的思路想下来,一个个都震惊了!

在北大生物系,有资格做硕导或博导的,就是在座这些人了。

也就是说,杨锐根本就不是想挖他们手底下的人,他就是想挖在座的人。

再看杨锐审视众人的目光,在场一群中老年学者,全是遍体生寒,感觉自己被挂在屠宰场上似的。

最重要的是,离子通道实验室还真有收编一两名硕导博导的资格。

有资格竖起王旗的实验室,照几只博导算什么事?

“杨锐,你具体是想要几名辅助研究人员?”蔡教授决定问的清楚一点。

杨锐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我觉得要10人以上比较好……”

10个人,那就不是用本科生能填的上的了,杨锐的要求也就委婉而清晰。

蔡教授再次重重的咳嗽一声,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我现在还有330万美元的经费。300万美元不能动,剩下的经费是可以机动一些的,另外,我申请的863的项目等等,应该还有一些空闲的经费,我觉得用来填补给新增加的人员,是没有问题的。”杨锐继续委婉的说话,却是将条件都给开出来了。

在正教授的圈子里,30万美元属于一个不上不下的数字。要说高的话,高端教授是不屑于这个数字的,要说低的话,弱一点的正教授是一点都够不到这个数字的。

王旗之下,是高耸的城垛与冒尖的粮草。

金黄的谷粒流出来,泛着诱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