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5章 科研人的态度(第2/2页)

辉瑞自然不能让自己精心设计的里程碑打了水漂,别说杨锐没那么多钱,就是有也不行。一款药物的开发周期动辄以十年计,这段时间,他把钱花完了怎么办?

所以,工农中建还要给杨锐做担保。

5.8亿美元的总额度,在银行看来,他们冒的风险比杨锐大多了。

这从他们对河东大学临床试验中心的重视就可以看得出来,四大行都从总部派出了专人负责此事,到了动物实验和临床一期的重复实验结束了以后,更是有副总级的干部前来视察。

没办法,国家这两年尽管是慢慢有点钱了,动不动能交得起几千万美元的经费了,但几亿美元的开支,还是很厉害的。能与之相比的,也就是一些基础项目建设,例如铁路公路大桥电信电网水电站等等了。

比起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建好就能收费的项目,西地那非的研发,实在称不上令人省心。

杨锐也没准备让他们省心,预防针啪啪啪的一个三连:

“科研这种事,没人敢说百分百的。我们一定会尽力而为,大家呢,也要持开放的心态。”

“我们临床试验中心虽然是刚刚建成,比较缺乏经验,但是,只要把握好机会,很快就会成为成熟的团队的。”

“西地那非的动物实验和一期临床,就是安全性实验是非常好的,二期的话,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空白领域了,外国人也没有做过,我们每一步都是在创造历史了,请各位陪我一起见证。”

几名银行的高级干部都要疯了。

以前去贷款企业视察,人家就算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了,也会拍着胸脯吐出点新鲜鲍鱼证明一下吧。

你们搞科研的就是这样的态度吗?

能不能有点信心啊?

以前都是贷款企业让我们带着信心来的啊。

见证历史?

谁想见证历史?

上亿美金呀!

都够考察多少趟巴黎了!

巴黎……

米兰……

大长腿……

烤肘子……

比基尼……

金发碧眼……

一群银行干部齐齐捂着胸膛,望着单面玻璃后的大病房,只觉得自己的血压已经控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