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第2/3页)

Lina装作很有兴趣的样子:“你觉得Reid会去干什么?”

伏城思索片刻:“找洛文斯?”

苏飞:“不是吧,RIP不是刚和洛文斯吵了一架么……额……”话还没说完,就见卓桓也不敲门,趾高气扬地走进洛文斯的办公室。

洛文斯的办公室。

一看到卓大爷,洛文斯头皮一麻,站了起来。“Patrick,我错了,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不?反正不是我写调查报告,是约瑟夫。你也别生气,你知道的,我并不是那个意思。我也知道这起事故的原因无法定性,我并没有真的一味觉得是飞行员的错。”

卓桓瞥了他一眼:“十有八九确实是飞行员失误。”

洛文斯:“……”

“Shit!你到底想怎么样?说不能全部推给飞行员的是你,说是飞行员失误的也是你!”

卓桓:“NTSB难道不应该拿出一个态度么?”

洛文斯:“什么?”

手指在桌子上有节奏地敲着,卓桓面不改色:“继续找黑匣子。”

洛文斯:“……”他忍无可忍:“你到底想说什么啊!我们不是已经认定了么,黑匣子随着洋流飘走了,它飘走了!你真觉得大海捞针,能给捞出来吗?这比捞罗格318还难!罗格318至少是一架飞机,但这是一个黑匣子啊,电脑机箱那么大的黑匣子,你是真的要我大海捞针吗?”

卓桓抬起眼,目光平静。

不知怎的,看着他的眼神,洛文斯暴躁的心情终于平稳下来。他坐回椅子上:“抱歉,我有些激动。我的朋友,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妨说一说。但我得事先告诉你,美航4012的调查报告是一定要发布的,全世界都在等这个答案。它不是罗格318,它的飞机残骸被捞到了,而且这也不是麦飞的飞机。”默了默,他还是说出了那句话:“你也不再是麦飞的总设计师,NTSB不会再给你这么大面子,你说不发布报告,就不发布。”

仿若没有听到洛文斯的最后一句话似的,卓桓淡淡道:“我没说不可以发布调查报告。”

“那你是有什么建议?”

“NTSB,不应该就这么放弃寻找黑匣子。你们至少应该拿出一个态度。这就是我的要求,且不容更改。”

次日,入夜。

美国的电视机观众极多。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电视机就走进千家万户,几乎每个美国人都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所以哪怕到了现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候,美国的电视节目收视率依旧十分喜人。

到了CNN和福克斯新闻节目时间,许多人都在一边享受晚餐,一边观看新闻。

忽然,外表冷峻、不苟言笑的男主持人拿到了一份新稿子,他随意地看了一眼,抬头开始播报:“插播一条新闻。据NTBS消息,美航4012的新闻报告会将于下月在波士顿召开,事故原因已经调查完毕,进入最后汇总阶段。同时,由NTSB和美航一起发布悬赏,如有美航4012黑匣子消息的知情人士,可联系NTSB,赏金最高达50万美金。以下是黑匣子的大致介绍……”

同一时刻,加拿大新闻节目也发表了同样的新闻报道。

波士顿,调查总部。

Lina看着CNN里的新闻播报,惊讶道:“悬赏,Reid,你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想法。”她转首看向一旁的卓桓。

两天了,卓大爷至今都心情不佳,不想理人。

伏城思考半晌:“美航4102坠毁的位置,其实蛮特殊的。它在波士顿海湾附近的大西洋海域坠毁,而这片区域,其实距离纽芬兰渔场很近。”

一听这话,苏飞立刻来了兴趣:“鳕鱼?”

Lina:“还有波士顿龙虾。”

作为全球四大渔场之一的纽芬兰渔场,盛产鳕鱼和龙虾。

伏城:“不错。如果像法航那样坠毁在大西洋中央,那真的是无从找寻。像罗格318那样,坠毁在人迹罕至的海域,也很难查找行踪。但美航4012,它坠毁的海域附近,有全球最繁华的渔场之一。虽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纽芬兰渔场已经渐渐没落,但在此捕鱼的渔船仍旧不少。黑匣子随着洋流飘散,纽芬兰渔场也正是洋流汇聚的地方,说不定就能找到呢?”

苏飞:“说不定找不到,这还是大海捞针。”

伏城:“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不能成功呢。至少NTSB和美航这么去做了,他们并没有直接放弃,定下结论。卓老师真的很厉害。”

众人齐齐转首看向某个男人。

苏飞:“RIP,夸你呢,你没什么反应么。”

卓桓低头看着笔记本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头也不抬:“你对废话需要有什么反应么。”

众人一愣:废话?

下一刻,他们反应过来。

伏城:卓老师很厉害。

卓桓:废话。

众人:“……”

你卓大爷还是你卓大爷。

所有的调查工作,到此就彻底结束了。

虽然NTSB和美航联手发布了悬赏,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没抱希望的悬赏。哪怕有渔船在附近捕捞,可他们捞到美航黑匣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正如卓桓所说:至少你们要拿出一个态度。

你们不该放弃任何一个希望,草草了结。

卓桓对洛文斯说的话,UAAG的成员们并不知道。甚至连卓桓都不知道,昨天洛文斯彻夜未眠,坐在办公室抽了一烟灰缸的烟,满眼血丝地给NTSB总部发去一封长达32页的申请书,最后才促成了这件事。

他在申请书的最后一页,这样写道——

『空难是无可避免的。

1908年9月17日,螺旋桨出现应力裂纹,美军陆军中尉托马斯·塞尔弗里奇坠机牺牲,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空难遇难者。

1956年6月30日,联合航空718和环球航空2号于空中相撞,FAA(联邦航空总署)因此成立。

……

空难从来无法避免,但是飞机事故致死率从1960年的12%,到2012年的0.16%,每年在空中飞翔的飞机以几何倍数增长,事故率却同样以几何倍数降低。

从1903年,莱特兄弟展翅于空,至今已经过去一百一十七年。

自人类想离开大地,拥抱蓝天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是在与上帝,争夺那神秘的领域。

飞行员是人,调查员也是人。

在黑匣子没有找到的情况下,我们皆知非人为故障的可能性仅有1%不到。但Reid·Ivrin·Patrick先生说:“事故,只有1和0的可能性。”

当真的是飞行员失误时,那便是1。

若真的不是飞行员失误时,那便是0。

世上从没有那1%的可能。

在此前提下,结束这起调查,仅以一份调查报告作为事件的终结,那真的是FAA成立的初衷,是NTSB想要看到的结局吗。对此,我感到深刻的怀疑和困惑。

在真相来临前,不要武断地做出任何判断,更不要信以为真,盲目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