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条件苛刻的“个人展厅”(第2/2页)

另外,在展馆左侧的墙壁上,笔走龙蛇,写了七个楷体大字——“近现代瓷器展馆”!

“我靠,‘珠山八友’的瓷器,你这里居然全都有?”

王铮点了点头,“可惜没有民国时期的‘总统瓷’,以及建国后的‘第一官窑’和‘毛瓷’!”

所谓的总统瓷,就是从民国第二任总统袁世凯的“洪宪瓷”和“居仁堂制”总统专用瓷;民国第五任总统徐世昌“静远堂制”总统专用瓷;以及第六任大总统曹锟的“延庆楼”款识总统专用瓷。以及后来蒋光头的“蒋字款”和“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中正款”的总统瓷。

这些堪称民国官窑的瓷器,是当时那个年代最精美的一批瓷器。数量不多,市场价也高。王铮一直希望能够收藏几件,可惜查遍春拍上所有的拍品,也没有找到。

至于“第一官窑”,则是新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1965年受权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为主席中央首长专门设计制造,为建国以来珐琅彩制作的精品,体现了中国陶瓷研究制作至乾隆以来的最高水平,堪称共和国官窑第一瓷。

后来1972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的时候,周总理送了他一件名为“珐琅彩花鸟题词笔筒”的瓷器。

至于毛瓷,或者说“主席瓷”,特指1974年湖南醴陵瓷和1975年江西景德镇制作的一批瓷器。尤其前者,因为专供主席使用,所以堪称建国后瓷器精品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但以为数量稀少的关系,王铮到如今也没收到过一件。

近现代瓷器展馆中没有官窑瓷器,一直是王铮引以为憾的事情。不过看到听完他的话后,身边神色异样的王英,想到对方的身份,王铮脑海里仿佛一道闪电闪过。

“王英!”

“你干嘛?”听着王铮诡异的语调,以及搭在自己肩膀上的右手,王英心中本能的感觉到不对劲。

“你这么紧张干嘛,我又不会吃了你!”王铮笑道。

“有事说事,要不然你突然这样,让我心里发毛!”

“好吧!”王铮点了点头,“话说你们家老爷子当年也是中央的大领导,随随便便就出入中南海,相来见过后的‘第一官窑’和‘红色官窑’的精品瓷器应该有不少才对……!”

“没有,没有!”还没等王铮把话说完呢,王英便连连摆手打断了,“我们家老爷子是军人出身,不懂什么古玩收藏。身边可没有什么‘第一官窑’,更没有‘红色官窑’!”

“真没有?”

“真没有!”王英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

“那好吧,既然没有那我也不勉强!”话落,王铮收回手臂,朝后面的展馆走去。就在王英心中狐疑的时候,他突然顿住脚步,转头皱眉道,“刚刚有件事忘了告诉你。”

王英一听就知道戏肉来了。

“……上半年的时候收购艺术品把我的资金花的差不多了。所以等这次你回去后,就不必再替我搜罗古玩了!”

“你这是威胁!”王铮满脸悲愤的指着王铮道。

他不算弱的声音,以及难过的表情,一时间把周围不少游客的眼神都吸引了过来。

“妈妈,你看那个叔叔的表情好奇怪!”

“囡囡,以后说话要有礼貌,尤其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知道吗?”

“知道了!”

“真乖!”

听着母女的对话,王英的表情彻底的僵住了!

看他此刻的样子,王铮肚子里早就笑翻了天。虽然拼命忍住了,但嘴角仍然一扯一扯的。

“想笑就笑吧!”王英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王铮摇了摇头,“我可不想再被人拿来当典型教育小朋友!”

“你这个混蛋!”想到刚才的尴尬,王英气的大骂。

“骂人可不对!”王铮也不生气,而是笑着指了指四周,“这里可是公共场合,你作为一个成年人,要为年轻人做好榜样!哦,对了,记住我刚才的话!”

看着王铮就要转头离去,为了不损失王铮这个大财源的王英连忙开口道:“等等!”

“怎么,想通了?”

“嗯!”

心情不好的王铮闷着头点了点。

“几件?”

王铮心里得意,不过未免刺激王英,脸上的神色仍然是风轻云淡的样子。

“1件!”

“1件可不行,最少10件!”

“你怎么不去抢,我总共才14件……!”察觉到失言的王英立即闭紧了嘴巴,但可惜已经晚了。

“啊,14件,不少嘛!”

看着王铮得意的样子,王英简直恨不得抽自己两下,嘴太欠了!

“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多要!有道是‘见面分一半’。不过以我们的关系,一半就太少了。这样吧,我要9件!”

“不可能!”

“别这样吗,放心,我全款购买!”

“不行!”

在王铮不厌其烦的零敲碎打,讨价还价后,终于从王英的手里敲出了6件!

砸吧了砸吧嘴,王铮觉得六件还是有点不满足。但看着王英一脸坚决,死不退后的样子,也知道他不会再多拿了!

“六件总归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剩下的八件,以后再想办法!”想到这里,王铮抹去心头的遗憾,拉着神色失落的王英,朝后面的“清代瓷器展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