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戏一折水袖起落[17](第2/4页)

他们俩果然有一腿!

“好。”姜临川笑着,两人并肩离去。

李暄只是皮肉伤,上点药就好。他留在这里是为了照顾那两个学生。

看着那两人的背影,李暄又酸了。

另一边,李曼歌看见两人去而复返,找人问清发生了什么事,对姜临川有些改观。

她眼睁睁看着弟弟和姜二少眼神交流不断、神色亲密,再度为姜临川提供不多不少、连绵不绝的怨气值。还好她有两个弟弟,不然李家就要断子绝孙了。虽然她不介意这些,终究希望她死之后,后辈子孙不绝,父母坟前有人祭奠。

【李暄怨气值加10】

【沈云枍怨气值加15】

……

两人来回交替,让姜临川有种没白跑一趟的感觉。

回府,沈云棠问:

“你叫我阿棠?”

“要是你不喜欢……”

“不,以后没人的时候,你就这样叫。”沈云棠神色如常,一只手背在身后,把衣服揉成一团。

“那我们换回来后?”

“有人的时候,你也这样叫。”沈云棠终于敢对上姜临川的眼睛,又怕他只是一时兴起。

“好。”姜临川神色颇为自然。

沈云棠顿时放下心来,更多的,却不敢说了。

姜临川望着他那双温柔的眼睛,有几分意动。

突然换回身体,把沈云棠推倒,看能不能换回去?

万一人家不愿意,岂不是很尴尬?

再等等,确定关系再说。

不过,这几日洗澡,洗着洗着忽然ji动,互相帮助,也是常有的事。自己替自己的身体疏解,好像没有哪里不对?

沈云棠想来想去,最终还是被姜临川说服。而且姜临川说,好兄弟之间都是这么相处的。

做我的左膀右臂,从此性命相托。

这话太诱人,沈云棠根本把持不住。

——

八月十五那晚,沈云棠一身黑色西装,先送姜临川去百花坊,为他上妆。

沈云棠一直在姜临川身边,至今为止,姜临川就学过几回,平时都由沈云棠代劳。

司机调头回去,再接姜承麟。

被抛下的孤寡大少爷日常为姜临川提供怨气值。

当晚,月明如镜,祁城少了几分中秋佳节的氛围,街面上没什么人。

这几日学生不上街游行了,但家家户户都能看到从门缝、院子外塞进来的大字报。

李暄文采斐然,已经小有名气,收入不菲,绝对不至于让他过得如此拮据。大字报需要成本,他还资助一些贫困学子。

报刊上那位言辞激烈的李和光停笔,而是换成了明不平、王安国、许定邦、白鹿、刘大柱、王二狗等名字。每个笔名一个风格,投在各家报刊,广撒网,让人瞬间失了“李和光”的踪迹。

李暄有时候甚至冒充政府那边的人,赚得丰厚稿费,等他写的东西刊映后,有心人圈出每句的第一个字,才发现他写的是,“诸君,我写的东西都是放狗屁……”

一时间,把政府气得暴跳如雷。

李暄并不贪功,做一票就藏起来,换个马甲继续肝。

上次学生受伤的事,并没有人处理,那些巡逻兵仍然大摇大摆在街面上闲逛。

政府并不在意普通人的命。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命只有一条。

手无寸铁,又无家世,要如何才能实现心中理想?也只能用笔杆子骂骂人,看能否惊醒更多有志之士。

李暄偶尔也想一想沈云棠,再想想他的戏,最后决定去参加宴会。

以报社主编的身份。

平时他管的报社,不太起眼,刊登一些娱乐八卦,豪门艳情,收入不高不低。作为城内二流报社,收到了宴会邀请,还算体面。

近来城中已经把沈云棠的戏吹捧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李暄知道,这个老友一定是有了不小的进步。

最拿手的是《穆桂英挂帅》,不知道今日他会唱什么。

为了应景,姜临川要唱的戏是《贵妃醉酒》,作为压轴。

最开始这出戏是为了表现贵妃醉酒后,明皇宠幸其他妃嫔,她一腔无从抒解,便与侍从、宦官说笑。皇妃与宦官,高贵与低贱,克制与放纵,交织成艳美的画卷。

如今已经改良,一切以杨贵妃为主,表现她从期待到失望,爱怨交织,借酒消愁的醉态,用极端的美来代替那些糜艳的内容。

为何戏子低贱?

因为以往的戏子,在当权者面前,是可以随时亵玩的漂亮器物。

就算在戏台上,也演的是香艳野史。

一代又一代大师,将戏文删了又删,最终成就了如今的模样。一代宗师为人吹捧,登台之时,万人空巷。

今夜参加宴会的都是城中名流,人数上虽然不能到那一步,但已经有人将全场的戏录了下来。十年、百年,容颜在荧屏上定格,流传后世。

录像者期待着沈云棠即将要唱的《贵妃醉酒》。

以后沈云棠还有机会登台唱戏吗?

往常这样的宴会,死去的戏子、姨太太、交际花也不少。

一场又一场戏落幕,最后暗下来,已经接近午夜。

所有人都向台上望去。

已经等了许久,沈云棠应该要出来了。

即使前面的人都唱得很好,一想到压轴还有一场盛宴,心中便蠢蠢欲动。

乐声起,只见来人身着华美贵妃戏服,明皇与大红互相映衬,流苏随莲步起落,一手执折扇,踩着鼓点,移步正中。

扮相极美,堪称绝艳。

沈云棠本就一副好皮相,这妆也上得极好。

分明是端庄清冷的扮相,眼角眉梢,暗藏千万种风情。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早东升。”

沈云棠的唱腔,堪称一绝。

看似柔婉,实则绵延有力。

折扇做工精绝,开合间,半遮面。

然而折扇再美,也无人多看它一眼。

所有人都随台上人眼波流转,怕漏了一分一秒。

贵妃初时,面含期待之色。

月下等待明皇,希望他前来陪伴。

姜临川如今的动作、神情,都是沈云棠亲自教出来的。

不演娇羞,二少爷进境一日千里。

便是沈云棠,也不敢说,自己亲自上台,能比二少爷唱得更好。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

“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好似嫦娥下九重。”

这出戏被改了又改,只剩纯粹的美。

那身贵气浑然天成,灼目耀眼,台上两位力士也是名震南北的角儿,在贵妃周身华彩映衬下,黯然无光。

只闻其声,却不露齿。

眼见他扇开合,眼见他舒水袖,眼见他身起落。

全场静寂,凝神默看。

美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震撼心神。

如一团烈火,或者是皓月当空,侵袭而来,避不过,躲不开,心中千万种思绪被抚平,只随台上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