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分裂错误(第2/2页)

在将标本放到仪器之中以后,那庞大且不知名的仪器便在卫云卿的操作之下开始了运转。检测结果在两个小时之后出现,卫云卿看着那一行行的数据,眉头再次紧紧皱了起来。

“情况有些不对……为什么这些细菌的分裂进程会有这么多的错误?”

现在卫云卿基本上已经确定,微生物出现不明死亡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在分裂的过程之中出现了差错。微生物通过分裂繁衍下一代,基因和遗传信息也通过这个进程得到复制。在基因复制的过程之中会存在一些微小的复制错误,当然,也可以将这种复制错误称之为变异。其中坏的变异体会被自然淘汰,好的,可以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异体则可以生存。微生物便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自身的繁衍和进化的。

但是现在,细菌的分裂进程似乎受到了某种不明原因的干扰。在这种不明原因的干扰之下,细菌的复制错误被极大的增加了。原本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基因与母体不同,而现在,这个数字足足增加了一倍。

这意味着,被分裂出的新一代细菌之中,会有许多是“畸形”的。母体的存在模式毕竟已经被证明为是在现有情况之下最为适应环境的,贸然改变自身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那些畸形细菌有的行动能力十分微弱,有的则过于“肥胖”,还有的干脆连身体结构都不全,一被分裂出来便死去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微生物样本的死亡率才会高于预期。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卫云卿默默的思考着,“是我的培养皿被某些物质污染了吗?还是我的操作出了差错?以及,是仅仅编号五三二的细菌样本有这种现象,还是所有的微生物种类都有这个现象?”

带着这个疑问,卫云卿再次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在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又或者发现了什么新现象的时候,首先检查自己的仪器以及自己的操作方法是否出了差错,而不是急匆匆的对外宣布,这也是一名优秀科学家的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