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眼光(第2/2页)

从这里毕业的学生们,都将得到最妥善的安置。

没等留美的这些学生回去,约翰就已经在上海和江浙开始筹建各种工厂,最多的就是纺织厂和面粉厂,其次是纯碱厂、染料公司等,还有最基础的火柴厂、肥皂厂等等。在提前招收了大量技工学校的学生之后,这些工厂有些甚至已经开始小规模的生产,就等着约翰的学生们回去接收……

……

超越时代的眼光,到底有多大作用?

其实如果把一个人仍在另外一个时代,哪怕他是穿越者,装满了一肚子的科技知识,同时知道所有的历史事件走向,想要取得成功恐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像约翰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投资特斯拉,他自己能搞出那种老式的交流电机或者无线电?如果没有投资本茨,现代人有几个能造出最简单的汽车?如果没有老亨特拉尔在背后力挺,他能躲过这个黑暗时代的垄断巨头们?不知道多少年前,他就被摩根等人吞的一口不剩了。

从1879到1908,约翰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让自己来完成积累。

而当1911年,也就是辛亥越来越逼近的时候,约翰在中国的布置也越来越频繁。虽然相对来说投资减少了许多,但是在他的授意下,亨特拉尔银行却和各方面都加强了联系。不求未来能够受到什么优待,但是至少也不能受到什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