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成本(第2/2页)

邵成龙请客用的鸡就是这样养出来的。

“这就比较难了。”石总说,要大规模供应散养的土鸡,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山上圈起来那种也算是散养吧?”

“这种也行,没那么好。”邵成龙说,“这种我也见过,一个山头养几千只鸡,哪里有这么多虫子,主要还是喂饲料的吧。”

“饲料也就是玉米什么的,和稻子没什么区别。”石总说。

“当然有区别的,味道一吃就吃出来。”邵成龙说。

“这倒也是,始终会差一点”石总同意,价钱都不同,品质当然会有区别,他自己就做过不少,“还有其他的吗?”

接下来就是山韭菜炒豆腐,山韭菜炒蛋,山韭菜炒腊肉,山韭菜炒牛肉等等,邵成龙都往贵了说,豆腐要用本地黄豆和纯净山水手工制作,肉当然是土猪肉,还要手工熏制,最好在农户炉灶上面熏个一两年的;鸡蛋当然就是土鸡蛋了,最好是初生蛋。

至于牛肉,其实本地没有吃牛肉的传统,牛是用来耕田的,只有老得干不动活了或者意外死亡的牛才会进屠场,这样的牛肉当然又老又干,并不好吃。

邵成龙犹豫了半天,决定还是不要坑石总了,说本地水牛肉当然比个比较高,可味道实在不怎么样,还是弄些进口牛肉比较好吃。

石总一样一样记下来,等邵成龙说完了,他也已经算完了,“按照我的估计,这么一桌子菜,材料加上人工,成本大约是七百块左右。我打算卖一千五,两百利润留给农庄,三百给阿龙,剩下的就给我,大家没有问题吧?”

“才留两百给我啊。”黄英嘟着嘴说。

“两百不少了。”石总说,“农庄成本都算在七百块里面了,换句换说,我一分钱不给你们,光靠那七百块你们都有钱赚。额外有两百利润还想怎么样。”

“三百太多了。”邵成龙则说,“给我两百就行。”

成本七百块,买一千五的话,利润就是八百(先不说这个数字是真是假,有没有虚报),那么农庄赚两百,邵成龙赚三百,剩下三百是石总的,那么邵成龙就和石总一样了。

减掉一百的话,邵成龙两百,石总四百,石总就是邵成龙的两倍,邵成龙占的就是小头,石总占大头,这是邵成龙感谢石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