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朋友》引起的讨论(第2/3页)

按孙玉珍的话讲,只要是稍微有心一点的观众,肯定能记住林在山背后的广告地址。

林在山现在很是期待,想看看在电视上打广告对Beyond论坛的推广效益有多大。

其实首发音乐,对Beyond论坛的热度提升就已经很有帮助了。

这天首发《朋友》,Beyond论坛的音乐区活动会员数量明显比之前高了很多倍。

在12点即将发布的时刻,Beyond论坛的在线会员人数达到了近期的峰值——6603人!

发布之后,半个小时内,歌曲的试听下载量更是超过了8000人次!

这比前两天只有寥寥几十人的下载量翻了数百倍之多!

可见,在这个论坛上,关注林在山音乐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不过平时林在山不发布新歌,这些乐迷上论坛讨论的积极性明显不够高,这也让论坛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瓶颈。

这在开发团队看来,都是正常的现象,等着论坛的会员基数大大的提升后,论坛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很火了。

他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让Beyond论坛的名气先打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Beyond论坛,愿意来Beyond论坛注册。

《朋友》发布后,Beyond论坛的注册会员数成功突破了3万人。

预计这周末,《海阔天空》和《沧海一声笑》在论坛首发,以及林在山在《唱作人》节目上的植入广告播出,会让Beyond论坛的知名度和会员注册数都更上一层楼。

……

这天下午录完了歌,信徒的几个孩子都回学校去上课了,林在山则留在公司,和吕东等人开了个会,探讨公司未来的发展。

针对Beyond论坛,他们定下了一个初步的目标——在年底前,让Beyond论坛的注册会员数突破10万。在明年春节前后,争取突破30万的有效注册会员,让Beyond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大型专业论坛。

开过这个会后,林在山亲自上论坛上和大家交流了一阵。

他现在没事时就爱在论坛上露露脸,帮论坛增加人气。

他知道,音乐区的很多乐迷都是奔着他来的这个论坛,这里面有一部分人是奔着骂他来的,对于这些人,林在山一笑了之,并不放在心上。

而对于那些真诚的喜欢音乐,愿意讨论音乐的人,林在山很爱给他们回帖,和大家一起交流做音乐的心得。

他回的贴,一般都是带着技术含量的帖子,吹水的帖子他从不参与。

他喜欢和专业的音乐人交流,同时对于新人乐迷的问题,他也很喜欢回答,愿意引着这些朋友入音乐的门。

就像这天下午,他看到了一个新人乐迷在论坛上发的帖子,以及下面其他会员的回帖,就蛮有意思的,他也参与讨论了。

那新人乐迷发帖是问:“普通乐迷听歌和学音乐的人听歌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最近在学吉他,吉他老师总说他听到的东西和我听到的不一样。我就搞不懂了,专业人士和普通人听到的音乐真的很不一样吗?他们会更专注于某些乐器的声音?或者更关注高低音?关注歌手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底下有个玩摇滚的乐迷给他做了解答:

——

你要练吉他的话,你应该会更多的关注歌曲里吉他的声音,而不单单只是在乎歌手的唱音。听一首歌,你会先听出原声吉他的扫弦,分解,然后听出一些明显的弹奏技巧。

当你组乐队玩电吉他后,你会发现原来不知道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很多都是吉他创造的,失真,蛙音,延时……出来的效果千变万化。

玩乐队时间一久,你就会分辨出架子鼓的底鼓、通鼓、军鼓,它们和贝斯的区别。你会分辨出主音原声Solo和键盘的声音区别,这些在普通人听来,会感觉是一个声音的。

等渐渐的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你再排练的时候,谁的和弦错了一点,节奏前后卡了一小拍,主唱那个字没在调上,你都能听得出来。

然后,你再戴上好的耳机听以前常听的歌曲,你会发现音乐的海洋是多么的美妙和广阔,而我们,只是和牛顿一样,在捡捡贝壳而已。

——

林在山用论坛的点赞功能,给这个乐迷的回答点了个赞,他觉得这个业余摇滚乐手说的非常好。

下面还有个学音乐的学生会员给楼主做了解答:

——

我是学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生,和我们同系的是音乐制作专业,可以说都是做音乐的吧。然而,我们听音乐的角度,就已经完全不一样的了。

说些最简单的,一个录音专业的学生,关注的是这首歌当中人声修音修的多不多,哪些地方是被分成好几次录的而不是一气呵成,伴奏是用的是电脑音色还是真乐器,是在录音棚唱的还是在其他场合,后期处理的时候,压缩的比例大不大等等等等。

用我家人的话说,学我们这个专业的人,听音乐根本没有乐趣可言,完全都是在从技术层面做思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自从进了大学,每年元旦晚会时,我都边打游戏边告诉我妈,谁是假唱,谁是真唱。

而学音乐制作的,也就是学编曲的那些学生,他们则会听一首歌的伴奏如何,是用什么音色,或是用什么真乐器伴奏的。他们更多的是从作曲和编曲技术的角度去听,和声,配器,旋律走向,都会有着重的关注。在他们的耳朵里,一首歌是被拆分好的,每个乐器在演奏什么,演奏的水平怎么样,他们一层一层听的都很清楚,并由此来判断,这首歌的制作水平到底如何。

因为专业与音乐相关,我们的耳朵在听音乐时,注定会关注更多普通乐迷不会去关注的东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做一名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我们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啦。

尤其林大叔的音乐,不管是从专业的角度去听,还是从普通乐迷的角度去听,都很赞啊!

——

对于这样的帖子,林在山自然也要给他点赞。虽然这家伙最后有拍他马屁的意思,但看着别人夸他,他真心舒服啊!

下面还有一个女乐迷做了很简单的回答:

——

从我个人经历而言,是这样的:

没学音乐前:他好帅,歌好好听!

长大一点以后:歌好好听,表达了XX的情感。

学音乐以后:用了XX和弦,XX技巧。

现在:用了XX和弦XX技巧来表达XX情感,音乐真是太美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呢!

——

看了这女乐迷的回答,林在山轻轻一笑,也随手给这女乐迷点了个赞。

再往下看,那个“金箍棒”又冒头了,生动幽默的回了一帖:

——

主唱:他這裡用了混聲、wow~這一段這麼處理真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