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走向真正的音乐大门(第2/3页)

白鸽无奈的埋怨起来:“老爹,好好的爱情故事,你干嘛给讲成这样啊?”

林在山开心的笑说:“我是在给你们演示用旋律调式呈现出的不同效果,又不是在给你们讲浪漫的故事。你们现在大概理解了一些作曲的意思了吧。作曲不是光凭感觉来做的,这是真的需要技巧的积累与沉淀的。”

被林在山打击的,白鸽皱眉道:“我们理解是理解了,但听你们一说,我觉得我和小轩根本不可能写出好的音乐作品来,我们基础太差了。”

唐亚轩也很受打击,表示赞同的点点头,和林在山指向性很强的创作相比,她们完全就是凭感觉凭运气在写歌。

“你们也不用这么悲观。想当年,我也是靠着一把吉他写出了很多不错的作品,当时我也没有太多的基础,这东西还是要靠一定的天赋来激发的。你们现在可多尝试创作,慢慢的,等你们写多了,就会找到感觉了。”

“老爹,那你给我们讲一些创作的技巧吧,到底是怎样的调式才能表达出怎样的感情来,你给我们讲讲,我和小轩记记。”

白鸽跑到一边,把录音笔又给拿出来了,唐亚轩也将笔记本准备好了,要听林在山讲课。

“我现在就算给你们讲这些技巧,你们也消化不了,更不可能做到灵活运用。音乐这条路,没有捷径,你必须先打好基础,把所有基础性的东西都先掌握了,你们才有可能进阶性的去研究技巧。至于基础性的乐理知识,教课书上都有讲,网上也有学习教程,你们可以抽空去网上学学,我就不一点点的给你们讲了,这太浪费时间了。基础性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谁讲都一样。你们可以管东艺大音乐系的同学借一下他们最初学习的教材,照着那个学就可以了。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们再来问我。”

两个女孩听着点点头,都按林在山讲的,准备先学一学基础,不能再这么冒然的瞎创作了。

林在山又讲:“要是光学乐理基础,你们会发现这行很枯燥。耐不住寂寞,在这行里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我给你们俩提个建议,你们可以边学基础边尝试创作,就按照这次比赛的命题去继续创作就行,不要浪费了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林在山给两人安慰:“你们不要怕写出来的东西没法用,这很正常。就算最伟大的作曲家,写出来的废稿,也要比他们正式发表的乐稿多成千上百倍。作曲这一行,没你们想的那么神奇和高大上。不夸张的说,专业的作曲和爱迪生发明灯泡是一个意思,就是要反复不停的去试灯丝,直到试出来那条能发光的灯丝,这才算是成功。在试出发光的灯丝之前,作曲人要不停的修改和修正他们的旋律。你们现在尝试着用吉他去做一些和弦旋律,也是在试灯丝的阶段,等慢慢的你们积累多了,你们就会懂这些试验的意义何在了。也会慢慢的找到和你们的心更贴近的那些旋律。”

两个女孩听得都特别认真,林在山讲的每一个字,对她们来说都好像是大师的箴言似的。

林在山想了一下,又讲:“小唐,我之前看过你的作品集,从里面发现了不少问题。我现在给你们讲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吧,避免你们未来创作时又犯这样的毛病。”

白鸽心想太好了!她们现在就需要听这种提纲阔领性的指点。她打开了录音笔,详细记录林在山的讲述。

“首先,我给你们讲一讲你们在旋律上容易犯的错误。我讲的尽量简单一些,都是最初级的毛病。你们一听就懂。”

林在山待唐亚轩翻号本子能记录了,他给两人讲:“你们在做旋律时,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旋律做的太复杂了,没有规律性,几乎是想到哪就唱到哪,觉得好听了,就都加进来,搞的像个大杂烩一样。这样的旋律,别说你们自己听过一遍肯定记不住,就算是专业的音乐人,听这种完全没有规律的旋律,也不容易记住。这样的旋律,连专业人士都记不住,你们想想,如果普通观众听了,他们怎么可能记住,继而生出感觉呢?”

唐亚轩虚心的接受着林在山的指点,觉得林在山讲的特别明白。

林在山为了让两人加强记忆,唱着简谱给两人举例:“我讲的旋律复杂,主要是指一段段律里包含有太多的旋律形状了,比如我给你们瞎唱一段——12543,14253,42531,31245——这样完全没有规律性的旋律,谁记得住啊?但假如你的旋律有形状了,然后移调再唱,就像这样的——12543,23654,34765,17543。这个听起来是不是觉得顺耳很多了?也好记多了?”

白鸽和唐亚轩点头表赞同。听林在山这么一讲,她们越来越觉得了,旋律这东西,真的像代码一样有规律性,她们太羡慕林在山这种信手拈来的感觉了。

“如果你们做出的旋律太复杂了,想简化,方法很简单。”林在山给两人讲解决办法:“比如说小唐你吧,你做出一段旋律后觉得太难记了,也不知道该怎么简化,你就给鸽子唱一遍,看鸽子能记住多少音,之后把那些音给记下来,整编一下就可以了。这是很好的将复杂旋律简单化的方法。你自己搞不定的时候,可以靠一个或几个观众朋友的耳朵,来帮你抉择。”

唐亚轩赶紧把林在山讲的方法给记了。白鸽没动笔,全都记在录音笔里了,她现在越来越觉得她老爹厉害了。这不光是天才不天才的问题,她老爹真的很系统的研究过音乐啊!

“你们在做旋律时,第二个容易犯的错误,和第一个正相反,那就是旋律做的太简单了。”

林在山拿唐亚轩的作品举例:“小唐,我看你歌本上写过一首歌,叫《兰花草》,立意蛮不错的,但旋律做的实在太简单了,每一句的最后都回到了同一个音上,你应该是故意这样做的,但这种技巧不要轻易使用,假如使不好,这就会让你的作品显得非常乏味。”

林在山又讲:“你还有一首歌,整个verse(主歌)每句话都是一个旋律,音域还非常窄,没有重复压迫的那种张力,这让歌曲听起来会显得特别的单调。如果你不希望八个小节以后,你的听众就可以标标准准的唱出你整首歌,那就千万不要用这种方式写歌。当然了,写儿歌除外,儿歌就是要简单。”

白鸽笑道:“老爹,你还研究过儿歌啊?”

“儿歌也是一个音乐分类啊,你们不要小看儿歌,想写好儿歌,其实很难的。在音乐创作中,越是简单的东西,其实越难做。”

白鸽和唐亚轩全都受教的点了头。

“我接着说啊,在旋律容易出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把旋律写的太长。一般性的流行歌曲,很少有旋律写的太长的。旋律写太长了,不光让人记不住,你们自己唱的时候也根本就没有空隙喘气,当然这里面有设置断气口的技巧,我先不给你们讲了。讲了你们也不会用。总之你们记住,不要旋律写的太长,否则就算你们写的再动听,听众也没时间去细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