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倔强》(第3/3页)

6楼讲的则比较扯:【能跟着个调有点节奏感的即兴瞎唱还在调上就叫有音乐天赋。】

7楼是个实名注册的音乐人,说的稍微严肃点了:【在音乐这一行,比你想象的吃天赋太多了,楼主,你要想成为一般的钢琴老师的话,大概需要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会读和缩编总谱,以及听写多声部复调作品。想成为专业一点的爱好者的话,大概需要在10岁左右写出符合和声逻辑的单声部复二或者复三旋律(可以限定音阶),并编配织体简单的伴奏。7岁左右应该能听写三和弦(开列或密集)和由三和弦伴奏的小段旋律。我不是打击你,你对照着我说的,看一看自己的情况吧。】

8楼说的略微有一些偏激:【排除生理上的异常,音乐首先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能谈得上天赋的差距。当代我们鄙视的拙劣作品,部分是因为创作者的见识不足,部分是因为创作者的目标用户的见识不足。大家很少有机会拼到天赋。另外,伟大的作品是时代选择出来的。我们现在听到的,只是天赋高超的音乐家作品里留下的很少的一部分。你可以想象一下,把莫扎特放在今日中国会如何?精神领域的从业者,最大的天赋就是把握时代。——这一点,我觉得林在山目前做的很好,他的天赋不光是表现在音乐领域的,他更懂得把握时代,把握大众的胃口。】

8楼这个回复,并没有得到太多人都支持,反倒是有10几个人给他点了反对键。

林在山倒是给8楼点了支持赞,他觉得这楼说的有一定的客观性。

很多帖子回复都提到了他,看着这样的回复,林在山心中生出冲动,也想讲一讲自己的心得。

为了保险起见,他登陆了自己的小号“崔健”,准备用这个连论坛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是他的小号,来回复一下这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