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2页)

收到四封信的时候,期末考试结束,这也意味着叶芊芊第一年大学生活画上尾声。

叶芊芊先给张文秀打了个电话,说晚几天回家,补习班这几天不是一般的忙,中小学生都放假了,来咨询补习班的家长逐渐增多,而且补习班有一就有二,混在家长里的也有看热闹学经验的。

张文秀没什么意见,只是担心问:“你们收钱别收到□□,还有,别让人家看你们都是女孩儿就欺负你们,找个男同学镇镇场子。”

“没事,敬驰的男朋友会在的。”

“那人家照顾敬驰,谁顾着你?”

叶芊芊无言以对,猝不及防被套话可还行?不过她也有还击的办法。

“妈,你周末去和李叔叔约会吗?”

李叔叔是张文秀断断续续见了半年中一个不错的对象,比张文秀小两岁,妻子因病去世,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儿子。

张文秀说他长得文气,但叶芊芊还没见过。

这会儿张文秀有点恼羞成怒的说:“你小孩子家家的,管这么多干什么啊,夏天天热,多喝点绿豆汤,我听说京市可热了。”

母女俩打个平手,叶芊芊愉快的挂断电话,动身去校外的办公室。

暑假校园里也没断过学生,太阳火辣辣的晒,叶芊芊打了个伞,一路走到办公室浑身冒汗,办公室还有两个家长在咨询。

“你们的补习班比人家的贵五十,都是京大的学生教课,怎么能差这么多呢?”

“去年还没见着补习班,今年多了好几个补习班,这孩子的钱就是好赚。”

尤闪闪和闵珍珠口舌如簧,好说歹说将两个家长安抚了,顺顺利利交钱。的

等人走了,叶芊芊才赞叹道:“你们俩太适合做销售了。”

尤闪闪猛喝水:“其实还挺好玩的。”

闵珍珠赞同:“让别人掏钱我怎么那么开心呢!话说你们俩可真大胆,就这么把公司办起来了。”

暑假比寒假的规模大了三倍不止,上课的班级都转移到写字楼里统一管理。

叶芊芊和敬驰商量过,暑假聘请四位正儿八经的老师来讲课,招了两个销售,同时在校内面了六个学生当老师兼助教,外招一位出纳管钱,一位不坐班的会计做账,叶芊芊充当人事给算工资,公司虽小,但好歹五脏俱全了。

宿舍人里愿意挣钱的又合适的也不能拒绝,多个人帮忙也是好的,但许多核心的事还是掌握在叶芊芊和敬驰手里。

“不过这学着咱们办补习班的可真讨厌。”

叶芊芊很淡定的说:“这又不是我们的专利,人家孩子去少年宫也是一样的性质嘛,反正学生多的是,只要咱们做的够好,就不愁挣不到钱,再说钱也是挣不完的。”

两人点头,也对。

在公司呆到傍晚时分,叶芊芊把手头事做完准备离开,敬驰从外面进来递给她一个雪糕。

“哪儿买的?”

“路先生来了,他买的,正在外面等你。话说,芊芊,你们现在是在谈恋爱吗?还是什么?这见面也太不频繁了,一个月一次,我不是说他坏话,他一上班族,你知道他具体情况吗?别不会哪啥吧?”

敬驰还是有点小心虚的,吃着人家买的雪糕还说人坏话,可是这不清不楚的,要是人家不是跟一个人玩暧昧,那还了得?

叶芊芊拆开雪糕包装纸,咬了一口,摇头:“没事。”

路彦端恪守规矩,这个月他在外地出差,这次见面是在信里提前打过招呼的。

敬驰叹口气:“那好吧,你心里有谱就行。”

她咽下没说的一句话是,叶芊芊可能学习聪明,但在谈恋爱这件事上可能不是很灵光?

收拾好东西,叶芊芊拿上包出去,乍一看到路彦端楞了一下,眼底浮现笑意。

路彦端无奈的看着她,轻咳一声:“芊芊,我们先出去。”

“好。”

办公室在五楼没有电梯,楼道里也没什么人,路彦端这才无奈的说:“你要是想笑就笑吧。”

叶芊芊抿唇:“我只是有点惊讶,这就是你在信里说的,这次出差带给你的改变?不算很大嘛。”

路彦端大概晒黑了一个度,就夏天经常跑工地来说也是很正常的,不过他在信里说的郑重其事,叶芊芊还以为是很严重的事。

路彦端暗暗松口气:“那就好。”

他还以为她会觉得丑了,毕竟她自己就很注意防晒。

叶芊芊将他的小表情尽收眼底,很善良的没再继续说,转而说起晚上的问题,信里咨询他关于管理上的问题,承诺的回报是请他吃饭。

“晚上吃什么?”

路彦端挑了挑眉,带着占便宜似得的窃喜说:“你现在挣钱了,那这次我就不客气了。”

叶芊芊点点头。

路彦端思索片刻,选了一家装潢清雅的餐厅,两人四菜一汤,价格适中,只不过菜端上来吃了两口,两人不约而同的皱眉。

“不太好吃。”

“很一般。”

路彦端说的最委婉,地点是他挑的,当然作为补偿:“下次我请你,我这次出差学到一道很好吃的菜。”

叶芊芊想了想问:“这算是望梅止渴吗?”

她情绪不太高。

许久未见带来的雀跃也渐渐沉静下来,他轻笑:“大概是。”

“那可能有点难。”

叶芊芊努力了两次还是放弃吃那道清蒸桂鱼,腥味太重,是这家店做的不好吃,浪费不是她的本意。

路彦端看了出来,思索片刻说:“别吃了,我们换一家。”

叶芊芊无条件同意:“去吃凉皮吧?我想吃凉皮。”

她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今天如此挑剔,但再坐下去,怕是也没心情。

路彦端立刻笑了,说:“好。”

两人结账离开,店家还一脸无辜,路彦端默默在心里记了一笔。